衛昭隨著魏原去了。
清辭則來了陶氏房中。屋內和暖,因為陶氏坐月子,窗戶關著,門邊掛著擋風的簾子。
清辭進去。陶氏半躺在床上,乳母抱著淘淘來回走動,如今叫陶氏要改口了:“大嫂。”
陶氏連忙伸手,叫清辭坐到她身邊來。清辭坐下後,陶氏叫乳母過來:“你瞧瞧它,像誰?”
清辭低頭仔細去看。小男娃包在繈褓裡,笑得眉眼彎彎,現在其實看不太出來它到底像誰,不過眉眼間依稀有陶氏的樣子。
“我也不太會瞧,乍一看有些像大嫂。”
陶氏笑了:“都說像大公子,隻你說像我。”
陶氏說了幾句淘淘的事,便叫乳母抱著他去了偏房,隨即,她握著清辭的手,問她:“你和衛昭成婚時,我也沒去,你可彆怪罪。”
“怎麼會。”陶氏身子有孕,不便行動,自然就沒有去。
陶氏道:“我是萬萬沒想到衛昭竟跟大公子是親兄弟。原先我還奇怪,他經常去將軍府,那時我還以為......”她收住話頭,繼續道:“對了,你與將軍怎麼樣?他待你可好?”
清辭笑笑:“極好。”
陶氏直言道:“我聽說,武陽公主心悅將軍,這事你可知道?”她不由得擔憂:“她還去過將軍府,這事你知道嗎?”
清辭一一回答:“我都知道。武陽公主在我麵前透露過,還有那日她來府中,先見了我,又去了衛昭書房.......”
陶氏的心吊起來:“怎樣了?”
清辭笑笑,心裡想著,她怎麼比自己還要著急?不過,知道陶氏是關心自己,她心底暖暖的:“大嫂,你不必擔憂。我與衛昭相伴多年,我信他的。”
“那就好。”陶氏鬆口氣。
“你今日來府裡,可瞧見什麼不同了?”陶氏問她。
清辭沒明白,搖搖頭。
陶氏就說:“你進來時,就沒覺得男子特彆多?”
清辭想起她在門外碰見的青年男子,隻是她一位都沒有瞧見模樣。在門口也就罷了,進了府裡,衛昭直接將她按到懷裡,走的小路,更彆提男子了,連府中的下人都沒瞧見一個。
“這些年輕男子......”清辭恍然大悟:“是給武陽公主相看的?”
陶氏點點頭:“魏超是什麼人,咱們還不清楚嗎?總不能平白糟蹋了她,反正她來青州,是為了聯姻,找個青州的才俊,二人成婚,不也很美?”
清辭想想。
武陽公主才與衛昭相處不過幾月,又是在回青州的路上,那時或許是被容貌迷了心竅。如今盼望著她能早些放棄。畢竟衛昭都已經與她成婚了。
她點點頭:“說得是。”
清辭覺得這主意甚好。與陶氏討論了番今日來赴宴的男子的家世相貌,清辭又問道:“尤夫人如今,還在佛堂嗎?”自從魏雄醒來,便下令叫尤夫人日日在佛堂誦經,向死去的蔣氏恕罪。
陶氏麵色冷下去:“她從前做的那些事,都抖落出來,父親怒極,自然不會再讓她出來。”
清辭歎口氣:“人已經沒了,如今再做這些又有什麼用呢。”
陶氏小時候,被蔣玉蘭哄過,蔣玉蘭還給她糖吃。聞言,她也麵露鬱色,好一會兒,她道:“不提這些傷心事了,你可知道,再過幾月,他們便要去洛陽?”
清辭聽衛昭提起過。
如今西北的涼州軍虎視眈眈,前幾月,涼州牧借著祝賀梁帝大壽的名義進宮。至今未出洛陽。
梁帝已被涼州牧控製,一場大戰一觸即發。青州各將已經在準備,不日便會前去洛陽,到時,天下的局勢也會因此改變。
這一行,也凶險。
畢竟西北漢子,各個強壯威猛,涼州牧的兵力並不弱,如今又占據洛陽,搶得先機......
清辭擔憂也無用。她對軍事到底不精通,隻偶爾能提些主意,“擔心也無用。咱們在青州好好的,他們去了也能安心。”
陶氏點頭:“你說的極是。”
說話的間隙,武陽公主來了。
陶氏這時候已經有些累了,勉強跟梁珺說了幾句話,提了幾句世家公子。見梁珺臉色羞得低下,知道她聽進去了,就不再多說。
清辭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