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看到此章說明購買比例不足, 等待等待~】 不過劉秀才不在家,少了些吵鬨和打罵。
蔣氏心裡雖然不舒坦,但看見衛昭日益養好的身體, 也稍稍欣慰。
蔣氏拉過在院裡忙碌的衛昭, 想握著他的手,隻一碰,便被抽出了。衛昭後退半步,不解地看著蔣氏。
蔣氏生出些失落來,隻覺得兒子大了, 與她生分了。語氣就越發溫柔, 像是要彌補似的:“昭兒, 你的身體怎麼樣了?”
衛昭站得筆直, 回答:“已經大好了。”
“好了就好娘是想著,改天請孟辭來家裡吃頓飯。他來到咱們村住,兩家又離著近, 理應要去看看的, 更何況, 你生病這些日子,他幫了許多的忙。”
衛昭點點頭:“我曉得。”
衛昭應完便不再說話, 見蔣氏發了呆,隻交代了一聲, 便去院子裡劈柴了。
蔣氏則是想起衛昭剛出生時, 奶呼呼的小娃娃,時常跟在她身後,人雖然小小的,但卻有一肚子的話與她說,怎麼都說不完似的。
那時候生活的不好, 沒有地方住,飯也吃不上,隻覺得小孩煩。
後來蔣氏嫁給了劉秀才,他並不嫌棄她帶著一個兒子,將她三媒六聘娶到了家中,攢著錢給她買好看的衣裳,甚至偶爾去城裡,還會給她帶些零嘴。
是什麼時候變了呢?蔣氏已經記不清了。
蔣氏抬頭看看院子裡忙碌的衛昭,眼睛便突然酸澀,聲音有些啞地問他:“昭兒,你有沒有恨過娘。”
衛昭動作一頓,聽出了蔣氏話裡的哽咽,不解道:“娘,為什麼這樣說?”
蔣氏低著語氣:“若不是我嫁給劉安,你也不會被打。若不是我可是昭兒,我不能離開他,離開了他,我們不僅沒了房子,連吃也成了問題我們不能離開他”
衛昭久久沒有說話。
很久之前,他無數次產生過想要帶著蔣氏離開劉家村的心,甚至也一直偷偷地攢著錢。
後來他便沒生過這樣的想法了。
他年紀雖然小,但
經曆得多,也曉得了許多事情。
蔣氏的話裡頭,明顯是離不開劉安,且對劉安還有感情。
再者便是
衛昭垂下了眼,神色不明,隻將斧頭揚得高高,下手快又狠:“您是我娘,我怎會恨您。”
他隻會心疼蔣氏,甚至覺得她可憐。
至於恨,他恨得是劉安。
清辭正在家裡拾著雞蛋,嘴角快要咧到耳根了。
她撿一個便誇一下窩裡的母雞,隨後又矜持地收了笑,對它們耳提命麵。
“往後還要多多下,賣了錢,你們也能吃好的,對吧?”
衛昭一進院便聽到清辭的後一段話,抿著嘴偷笑。
少年蹲在雞窩旁,明明穿得也不是多好,偏笑起來讓人格外舒心。
衛昭就熟練地蹲在清辭的身旁,見她仍在專心拾著雞蛋,又偷摸著往她身邊移了移。
直至衣裳碰到了一處,他才收了心。
“你來得正好,下了好些蛋呢,先前一個一個地下,攢不起來。許是我前日裡告誡它們的話聽了進去,今日一醒來,五隻雞,一共下了十五隻蛋呢!”
清辭高興極了,誇張地做起了手勢。發現她的手指根本沒法形容雞蛋的數量之多,她旋即又放下,舉起筐裡的雞蛋放到衛昭眼前。
“你瞧瞧,長得也好看,肯定能賣好價錢。”
衛昭順著她的話問道:“你怎麼跟它們說的,這也能聽懂?”
清辭肯定地點點頭:“當然了,我嚇唬它們,說再下不多,就吃了。可後來發現這樣不行,便改了,我就告訴它們,下的多給它們吃好的,還給它們捉蟲子吃,這不就下多了。”
衛昭聽完又是一陣笑,笑聲低低的,眸裡映著清辭的影,莫名沾上了日頭光。
清辭寶貝似的摸了摸雞蛋,指肚輕輕地,生怕碰破了似的,數了又數,從裡麵大方地拿出了兩個雞蛋:“你身體剛好,今日就留在這裡,我讓阿婆做蛋花湯,好好補補身體。”
衛昭受寵若驚,盯著清辭掌心兩顆泛紅的雞蛋,整張臉也紅了起來,他本抿起的唇角漸漸揚起,透著股子羞赧。
他道
:“還是不要了,你去賣錢吧。我身體已經很好了,不需要補。”
清辭立馬拒絕,她想了想又從裡麵拿出一顆雞蛋:“那怎麼行?你瞧瞧你瘦的,再煮個囫圇的給你,你可不許推辭,養好了身體才行。”
衛昭快要掩不住心底的喜悅了,隻能將頭低下,這才勉強抑住眼底滿溢的情緒:“謝謝你。”
“咱們都認識這麼久了,也不必總是謝啊謝的,怪生分的。你年紀小,咱們兩家又挨得近,不如你就喊我叔?不行不行,把我喊大了”
清辭撐著頭想了一會兒,下意識排除兄姐這類稱呼,會讓她想起她的親弟,難免心傷。
衛昭沉默,雙唇動了幾下,生出幾分期待,見清辭久久沒出聲,憋不住似的:“我喚你阿兄,行麼?”
清辭微怔,想了有一會兒。
衛昭臉色立馬黯淡,“不可以啊。”
清辭噎了一下,立馬道:“當然可以啊,我比你年紀大,可不正是你的阿兄嘛。”
清辭還是有些不習慣,但瞧見眼前乖巧又漂亮的小孩,正用怯怯的生怕惹怒她的眼神望她,心裡就越發酸脹。
想著,做衛昭的兄長也不錯的。
衛昭的聲音低低的,像是不敢喊似的:“阿兄?”
清辭爽快地應道:“哎!”
衛昭本就蹲在地上,因為方才的稱呼,兩隻小手纏到了一起,似羞似喜。
嘴角一直沒落下去。
中午到底沒在清辭家裡吃飯,衛昭來這兒便是請她去家裡吃的。
清辭已經推拒過好幾次了,這次見衛昭如此,也就沒好拒絕。
況且,聽衛昭說午飯都是他做的,便生出些期待。
正是槐花盛開的季節,村頭有幾顆碩大的槐花樹,底下的枝杈已經被人摘光。
不過衛昭會爬樹,他爬得高高的,摘了好些槐花。他將槐花合著家裡不多的麵粉,蒸了滿滿一鍋香噴噴的槐花麵餅。又將清辭拿來的雞蛋,混著剛摘的野菜,做成了湯。
午飯端上桌時,便有陣陣香氣爭搶著往人鼻裡湧。
蛋花飄在翠綠的野菜上,裡麵撒了些
碎蔥,瞧著便充滿食欲。槐花更是帶著股誘人的花香,一股股的花朵被蒸的軟爛,合著白麵糊,讓人胃口大開。
清辭跟劉秀雲是客,坐在桌上,想要幫忙也插不上手,蔣氏在旁說著話。
一切都是衛昭操勞的。
劉秀雲就誇獎道:“真是個勤快的,做飯真香嘞,往後也不知誰家的小媳婦享福。”
蔣氏倒是沒謙虛:“昭兒做的確實好吃。”
劉秀雲又道:“這些野菜我整日裡見,嘗過幾次,難吃得很,怎麼被衛昭一做,好吃得恨不得連舌頭吞下去。”
蔣氏便笑了:“哪有嬸子您說的這樣。”
蔣氏見他們都誇衛昭,心裡自然舒服。想起什麼,她起身走到廚房,從裡端出了幾塊白麵饅頭。
“往日裡我夫君在家時,饅頭都是給他吃的。他有幾日沒回家了,正巧你們來,都吃了吧。”
饅頭可是個好東西啊,多少人家裡都買不起,隻過年的時候用一點點麵粉蒸幾個,嘗嘗就行了。
劉安是秀才出身,自詡高貴。後來厭煩了蔣氏,自然連一點好東西都不願意給她。
所以家裡的饅頭,蔣氏跟衛昭是不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