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製片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克雷格說了,也隻是有個意向而已。
做成一件事的理由有很多,做不成一件事的理由就更多了。
放棄總比堅持容易,任何事都如此。
麥秋基本上不會跟粉絲們私底下聯係,但架不住她的粉絲越來越多,很多都是最近因為各種新聞被圈的路人粉,也多了一些年紀小的粉絲,給她剪視頻,刷超話,做一些看得麥秋都有些發愣的MV素材片。
也有不少大粉,一條超話,轉發上萬條,發一些麥秋參加活動的非官方圖,再跟工作室聯動,熱搜齊發,不明所以的路人說不定以為麥秋多受歡迎似的,其實全是虛假繁榮。
這些人裡有以前的老粉絲,也有職業粉絲,就是靠這個賺錢。再多的愛,在不斷的忙碌中也消耗殆儘了。麥秋有時候看那些抱著相機拍個不停的站姐,頗為感覺大家都不容易。
所以哪怕是明明不是她的粉絲,誰都拍,她也基本上不怎麼在意。
比她更不在意的是那些流量,麥秋親眼看見有些流量下了鏡頭看粉絲就像看蒼蠅,恨不得拿殺蟲劑消滅害蟲。
這的確是個不錯的題材,一個初出茅廬的明星和以後成為頂流的明星對待粉絲的態度完全不一樣,與之相應的,粉絲也是如此,第一個粉的可能真心實意一些,後麵的就都是牆頭而已了。隻是克雷格想做這個,麥秋就覺得有一點神奇:“東西方的粉絲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克雷格說:“西方最著名的案例是粉絲刺殺明星本人。”
她就知道他下定了決心,他是真的想做這個。
就人性的轉變來說,這也是個不錯的題材,愛與恨,體貼與傷害,轉換不過一瞬間的事情。
但是這也是一個非常得罪的題材,任何行業都有黑暗麵,而克雷格顯然不滿意隻做最表麵的那一層,那就必然會觸及到某些人的利益,哪怕是隻做小成本影片或者劇集。
從這一方麵來看,克雷格平時對人彬彬有禮,某種程度上看起來還有點圓滑,內心卻還是充滿了藝術家的棱角。
文藝片導演最喜歡的就是撥開美麗平和的表麵,挖出內裡的惡臭醜惡給人看,這大概是
通病。
麥秋自己也看了克雷格的那份劇情梗概,說真的,拍出來對年紀不大的粉絲們來說,不會覺得多好看的,年紀大一點的普通人可能還會理解一點,但看了也不會覺得舒服到哪去。
做電影票房不會高,做電視劇收視率也夠嗆。
不過她還是沒給克雷格潑冷水,隻是大概問了問,然後告訴他如果他缺演員而她剛好又有時間的話,可以幫忙客串一下。
克雷格跟麥秋說一切還沒開始,他要慢慢來,就是送她回學校的時候還是笑著問她:“我以為你會反對?”
正常情況下,克雷格應該趁著熱度拍些大導演的片子,這樣他的事業才能更上一層樓,獲得大眾眼中的成功。
但麥秋沒有勸他,反而支持了他。
而且克雷格看得出,麥秋說支持他時,不是違心的說好話而已。
“可能是因為……我很想看它的成品?”麥秋從來都不認為成為頂級巨星就是真的成功了:“你的作品。”
克雷格抱著她就親了一口,笑得特彆開心的樣子。
他向麥秋保證,她會成為第一個觀眾,在導演和製片之外的第一個觀眾:“到時候你還可以給我寫影評,我愛死你的評論了!”又是一堆辭藻華麗的彩虹屁。
麥秋雖然已經習慣了,卻還是有點架不住他的詞彙量,Y國學霸真可怕,真心的。
克雷格邀請麥秋跟他一起選劇本,之前編劇給的是一個梗概,劇集開始就會寫詳細的劇本,但是修改方向他們還沒有訂好,他覺得她可以站在影評人或者普通觀眾的方向給一些意見。
可惜麥秋很遺憾地告訴他:“我有工作,沒時間。”
她沒騙人,她除了要排練,要寫論文,要讀書,後麵還多了一些其他的工作。之前《黛比和艾米》小火了一把,雖然電視台很反感這部劇但架不住它有熱度,於是有影視公司買了版權要改編成電影。
而顯然,這次改編的電影演員咖位要比麥秋和尤金大得多,她們兩個是沒可能繼續作主演的。
當然,片方為了滿足現代版粉絲的需求,給了她們兩個各有不同的兼職工作。
顏好身材好的尤金能在裡麵客串一個角色,百合劇出身大的明星。而麥秋則是參與
了後期的配音製作,她負責這部電影的旁白部分,據說影版會是版與現代版的結合體:“我以前從沒試過當旁白,應該會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