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元覺一時啞口無言,當然他此時心情激蕩,又處於精神萎靡狀態,確實沒有精力繼續爭吵下去了。
心中,卻是多了幾分旁的心思,在他看來柴大官人的提議也不是不成。
隻是……
正如柴大官人譏諷的那樣,教中高層早已經被江南的花花世界迷花了眼,不到萬不得已的地步哪舍得輕易放棄?
他們席卷江南六州,可是搜刮了海量財富,想要教中高層將之全部換成糧食鐵器和農具,那也是相當困難的事情。
鄧元覺倒是有心一試……
畢竟,摩尼教眼下處境確實不妙,若是不早尋出路,怕是以後隻有死路一條。
若是能夠在外海占據一處大島,正如柴大官人所言那般,不管怎麼操作都沒有外人乾擾,何其痛快?
也就是開頭艱苦了點,可手下不是有數以十萬計的教眾麼,全部發動起來建設城鎮還不簡單?
隻要能成功建設城鎮立穩腳跟,以後的日子就好過了。
眼下江南彆的沒有,受到戰亂流離失所,以及受到花石綱之害家破人亡的流民多得是,隻要海船運力跟得上,不要說數十萬的勞動力,就算數百萬勞動力都能弄到。
就他對江南那幫官吏的了解,隻要當今官家有需求,肯定不會輕易罷手搜刮,到時候要多少勞力沒有?
隻是可惜,這樣的大事他一個人做不了主!
不說寶光如來鄧元覺的心理活動,端坐在一旁有保鏢自覺的金槍將徐寧,此時卻是目瞪口呆滿心淩亂。
他聽到了什麼,又看到了什麼?
大官人不想著一口氣將已經頹勢儘顯得方臘叛軍乾掉,竟然還給他們出主意謀後路?
若是方臘真的聽進去,帶著摩尼教的殘兵敗將,還有數量驚人的支持者跑去外海,大宋朝廷還真沒有多少辦法。
那可是禍亂江南,人人得而誅之的叛賊啊……
當然,不可否認之前鄧元覺請神的實力相當強勁,甚至不比他差還要更強一些。
若是方臘部猛將都有這等手段,拚死反擊的話前線弟兄的傷亡就太大了。
大官人或許也是不想弟兄們傷亡太大,這才出了這樣的主意,隻是心中太過彆扭。
鄧元覺和徐寧心情激蕩思緒紛飛,全都逃不過柴大官人的法眼,輕輕一笑不以為意。
他說的話,對於水滸土著而言,確實有些驚世駭俗。
隻是既然方臘部重要成員寶光如來鄧元覺主動送上門,說一說沒什麼大不了的。
目的麼,也隻是不想江南受到太大的戰亂波及。
另外,也是不想梁山主力受損嚴重。
前文就說過,等梁山主力解決了方臘叛亂之後,很可能立即就會被調往河北針對田虎這廝。
眼下,田虎在遼國的支持下,已經占據河北數州自立為帝。
朝廷再慫,也容不得這樣的逆賊逍遙!
本來由精銳西軍對付田虎手到擒來,可惜西軍還有更重要,更加艱巨的任務。
田虎這廝,估計就隻能讓梁山人馬對付了。
既然如此,又何必和方臘部拚得太過,最後能夠得到的好處也就那麼多,沒必要太過折騰。
當然了,若是宋江一意孤行的話,柴大官人也沒什麼好說的,隻不過等方臘被滅後,梁山主力也就該分崩離析了。
原著中,梁山還剩三十幾位頭領,經曆過連番廝殺實力不降反增,其中的佼佼者全都獲封都統製官職,手下能夠指揮的兵馬數量相當驚人。
若是生存下來的頭領們,依舊聚攏於宋江周圍,朝廷哪敢毒殺宋江和盧俊義?
隻是可惜,在征討方臘的過程中,宋江的威望和影響力消耗得差不多了,特彆是心腹頭領損失慘重,根本就壓製不了其餘非心腹頭領,那就彆怪其餘頭領分道揚鑣了。
眼下情況自然不同,隻是宋江的表現依舊不怎麼樣。
若是有頭領想要離開主力的話,本寨是他們最好的選擇,柴大官人也不介意成為接盤俠。
眼下,本寨的兵馬操練已經有了不小成果,隻要有足夠合格的將領統帶,不說縱橫天下無敵手,起碼也能在北地地虐,就算跟戰力極為強橫的金兵對上,也不會絲毫氣弱。
“大師,不知你來梁山的路上,對於水泊周圍村莊有何看法?”
就在氣氛沉悶之時,柴大官人悠然開口笑問:“覺得比之江南繁華鄉村,有何不同?”
“大有不同!”
鄧元覺下意識回答:“看他們的精神麵貌和體魄,可比江南某些繁華村鎮強不少,這也是本座相當疑惑的地方!”
尼瑪,梁山周邊都這麼富裕了,哪有梁山賊寇興起的土壤?
也真是奇了怪了,寶光如來鄧元覺滿心疑惑,感覺梁山本寨透著一股子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