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巨大差距(2 / 2)

諸天福運 我叫排雲掌 5772 字 10個月前

還有符籙農業器具,各種鋼鐵製品,甚至就連符籙馬車都成為了有錢人家的標配。

可以說,麵對中原大地各類商品的恐怖大傾銷,殘慫控製區域內的官民沒有絲毫抵抗能力。

若非南方的稻米產量,還有各種物資也相當充裕,怕是直接就被大都督府控製下的中原產品,給一波流摧毀了經濟基礎。

可就是如此,麵對符籙工業的強大衝擊,南方的部分經濟基礎也迅速崩塌。

好在,流民什麼的,不管在此時的中原還是南方,都沒有存在的土壤。

中原這邊是機會太多,就算以此時的人口數量,依舊不能滿足符籙工業興起以後,需求的大量合格技工。

注意,是合格技工,而不是拉來就能用的勞力。

各地的農場和農莊,還有各種小作坊和工坊,以及大規模的符籙工廠,還有數不儘的服務崗位,總之隻要願意付出勞動和汗水,日子就絕對差不了。

真要遇到特懶的存在,大都督府也有強製勞動的手段,根本就不會懶人留下生存的土壤。

至於南方,充斥著大量來自中原的勞務中介,還有方臘等在南方開辟大島的存在混跡其中。

除非真的是死也不願意挪窩,不然想混個溫飽也不成問題。

可也就是溫飽罷了……

有道君皇帝和童貫等人搜刮,南方百姓的日子隻能說,過得相當一般。

話說,道君皇帝都混到江陵去了,按說應該發憤圖強一回了吧,可結果……

道君皇帝致力於發展時代園林藝術,到了江陵也沒忘了初心,繼續消耗民力和財力建造心目中的美好園林。

咳咳,事實上道君皇帝應該是破罐子破摔,知曉乾不過中原霸主柴大都督,乾脆趁著手頭有權的時候,好好的瀟灑一把。

然後,整個江南繼續飽受道君皇帝,以及手下爪牙的搜刮之苦。

好在,估計是顧忌以後柴大都督秋後算賬,雖然依舊盤剝卻沒有往死裡逼,還給百姓留下了一條活路。

若是如此的話,勉強著也能生存下去,可這世上就怕對比。

眼揪著淮河北方的百姓,一個個天天都能吃肉,日子過得不要太滋潤,而江南這邊的百姓就隻能吃糠喝稀了。

俗話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不要忘了,雖然是敵對勢力,可兩家之間的經貿往來可是相當頻繁,南方的符籙收音機保存量可是不低。

通過符籙廣播,隻要有心就能知曉中原大地的百姓,究竟過的是什麼生活。

之後的事情自然不用多說,經過眾多‘勞務商行’的努力,大量江南破產百姓來到中原地區。

對此,也不是沒有殘慫的朝臣提醒過,想要出手阻攔。

隻是可惜,道君皇帝沉迷於園林藝術,對此根本就不感興趣。能夠做主的童貫和蔡京之流,根本就不理會這些破事。

他們一邊搜刮民財的同時,自然也得為子孫後代考慮,不會真的把事情做絕,徹底得罪死了燕雲大都督府。

當然,殘慫也不是沒有聰明人,看出了繼續和中原開展經貿往來的壞處,可惜在巨大的經濟利益麵前,他們那點子聲音根本就掀不起絲毫風浪。

明知道和中原地區的差距越來越大,不說模仿一下提升一下自身實力,道君皇帝和手下心腹大臣,絲毫都沒有在意這些有的沒的。

總之,南方的情況雖然糟糕,卻還沒到崩潰的地步。

可隨著中原地區符籙軌道交通第一期工程的完結,兩家之間的差距隻會越來越大,估計到了後麵江南的經濟都會出現巨大問題。

到時候,以道君皇帝的尿性,估摸著根本就不會在意,甚至可能支撐不住後直接投降,去外海大島繼續逍遙自在。

要知道,道君皇帝的生命力相當頑強,就是正常曆史中被金兵各種折騰,依舊在寒冷的北方那活了十幾年才掛。

更彆說眼下依舊是錦衣玉食,柴大都督就算看不順眼,也不會做得和金兵一樣惡劣,反正都是瀟灑的富貴生活,他根本就不在乎南方到底是個什麼狀況。:,,,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