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北疆強者利用的是個人實力還是陣法手段,都算是人家的真本事,就算心中不服也沒什麼好說的。
隻是可惜,鎮北公陳龍城明顯沒有繼續參合帝都事務的心思,返回北疆後立即進入了閉關潛修狀態。
就算大齊皇帝想要找其幫忙,一時半會也是聯係不上。
雖然知曉陳龍城不是刻意針對皇室,可大齊皇帝依舊很不高興,自然就沒有繼續利用陳龍城的想法。
他自然知曉,北疆真正的主宰,乃是飛狐徑領主陳英。
可大齊皇帝和陳英真的不熟……
就算想要通過七拐八彎的關係,也不好直接上門。
少了鎮北公陳龍城的穿針引線,北疆事務真心不好插手,一個不好甚至可能引起強力反彈。
之前沒有見識過陳英的手段,大齊皇帝自然而然將其拋在腦後,可眼下局勢大有崩壞之勢,他恨不得能夠調動一切能夠調動的力量,挽回眼下不利的局麵。
平州地仙秘境易手的消息,恰好提醒了大齊皇帝,他還能調動北疆的強者出手幫忙。
至於可能付出的代價,他真心不怎麼在意。
比起帝都,還有周圍核心領域的安寧穩定,就算北疆強占了平州也算不得什麼,兩者根本就沒什麼可比性。
不管是人口還是經濟規模,又或者修行資源,帝都和附近的核心區域,隨便一州甚至一府之地,都要比北疆加上平州要強不少。
所以,在大齊皇帝眼中,就算讓北疆慢慢勢大,也比帝都周圍的精華地帶,被某些強大勢力占據要強。
要知道,北疆距離帝都相隔十幾萬裡,就算爆發了大亂,對於帝都的影響也是不大的。
可帝都周圍的核心區域,若是被一乾本就勢大的勢力占據,甚至可能直接動搖皇室的統治地位。
此時的大齊皇帝,絕對算的上英明之主!
不然,大齊帝國也不會在他手裡,達到了帝國的鼎盛狀態。
隻是,他能力雖強,卻也頂不住天地環境大變,帶來的各種出乎意料的巨大衝擊。
而一旦叫某些強大的勢力,比如傳承悠久勢力龐大的世家大族,還有武力一直相當強勁的宗門勢力,擁有了更加強悍的力量,怕是會有取皇室而代之的想法。
眼下天地環境變化得太快,誰也不清楚以後會變成什麼樣子,又或者出現什麼樣的意外狀況?
所以,包括皇室在內,一乾強大勢力都在拚命增強自身實力,以抵抗可能出現的巨大風險。
彆以為隻是皇室受到衝擊,隨著散修武者的實力迅速提升,還有山野之中的變異凶禽猛獸,甚至精怪的出現,就算那些傳承悠久的世家大族,以及實力強悍的宗門勢力,也不可避免受到極大衝擊。
一個不好,或者說尖端強者跟不上趟,原本威風凜凜,甚至影響力波及數州以及整個大齊帝國的強大勢力,都有可能迅速衰落。
恰好,大齊帝國就出現了這麼一個外戚家族勢力,給所有的勢力高層敲醒了警鐘。
更彆說,那些盤踞一州或者一府,甚至一縣的豪強勢力,最近一段時間起起落落變換頻繁。
這也是整個大齊帝國動蕩的主要原因之一,和底層百姓有著十分密切聯係的地方豪強連連變換,自然引起了底層的動蕩。
所以,這時候也彆惦記什麼傳統不傳統的了,先提升自家實力,頂住天地大變引起的衝擊再說。
甚至,大齊皇帝隱隱察覺,之前那幾家傳承悠久,對皇位沒有多大興趣的頂級世家大族,也起了彆樣心思。
更彆說,武力更加強橫的宗門勢力,活躍得很一點都不安分,行事作風比起北疆誇張多了。
而這些叫大齊皇帝都忌憚的勢力,折騰的地域則是屬於大齊帝國的精華地帶。
也是因此,大齊皇帝對於北疆染指平州,並沒有多少氣憤和不爽,隻是多了幾分好奇,還有想著利用北疆的心思。
他倒沒有再次邀請北疆強者,前來帝都幫忙的心思。
要是讓北疆強者,看到了皇室此時的窘迫局麵,怕不是會激起他們心中的野望,大齊皇帝可不做這樣的糊塗事兒。
他的想法有些簡單,就是放開了北疆的手腳,任由他們吞並周圍州府的地盤和控製權。
等到北疆的勢力,膨脹到了一定程度,再想辦法宣傳鼓動一番,把一直不受人關注的北疆推上前台。
皇室手裡掌握的資源,真不是說著玩的。
到時候,再拿出一些叫人難以割舍的利益,引誘帝都腹地不安分的勢力,和膨脹起來的北疆鬥起來。
真到了那時,大齊皇帝就可以穩坐釣魚台,當個地位超然的裁判了。
不像現在,什麼事情都的皇室親自虎媽,既耗費了資源和力量,也讓皇室的威信一步步下降,這可不是什麼好事。
若是可以的話,大齊皇帝希望眼下混亂的局勢,能夠迅速恢複穩定。
隻有在穩定的環境中,皇室的威嚴和威信,才能通過種種手段得到保障,這一點他此時卻是深有感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