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的不說,王府的藏書樓他是不會靠近的。
他也不會表現出,任何識字認字的跡象。
不然,很難解釋一個三歲小兒,能夠看書識字的古怪。
當然,秦王李世民對於子女的教育相當看重,李恪恢複了記憶不久,就要開啟識文練武的日常。
另外,母親楊氏私下裡,也開始教導他認字識字,以後倒是可以找機會去藏書樓溜達溜達。
總之,李恪此時才三歲,根本就接觸不到多少信息。
因為對世界的力量體係不了解,為了避免暴露,他甚至都沒有重新修煉。
秦王府人多眼雜,不管是修煉星辰觀想之法,還是內家拳的鍛體之法,很容易就能被高人看出端倪。
眼下的秦王府有沒有高人?
李恪不清楚,此時他的神魂力量也就堪比大宗師武者,感知能力並沒有多麼誇張。
但凡有收斂氣息的手段,不能當麵的話,他都難以察覺。
這世界的天地靈氣濃度極高,甚至可能支撐大羅強者的存在,秦王府裡有高人坐鎮,一點都不奇怪。
他若是大大咧咧重修,很容易就被王府裡坐鎮的高人看出端倪,到時候根本就解釋不清。
三歲的小娃娃,在沒有得到完整的文化,以及功法傳承的前提前,竟然能夠獨自修煉,嗬嗬……
不把他當做妖孽處理掉,已經算是李世民很大度了。
李恪的腦子又沒出問題,怎麼可能做出這樣的蠢事?
他就按照王府的規矩,老實拜了師傅學文練武,開啟了久違的學生生涯。
文化課程的老師倒沒什麼好說的,不過就是一位飽學文士。
甚至因為其教學時的某些表現,這位文課師傅是不是儒家子弟,都值得商榷。
倒是武課師傅,引起了李恪的一點興趣。
沒辦法,誰叫武課師傅的名字,叫做尉遲敬德。
沒錯,他的武課師傅,就是大名鼎鼎的尉遲恭,李世民的鐵杆之一。
顯然,這廝對於教導一個三歲小娃娃,並沒有多少興趣。
隻是傳授了他一套十分簡單的呼吸吐納之法,還有拳腳套路,讓他不斷的練習直到純熟為止。
因為李恪隻有區區三歲,就算生長在王府這等地方,表現得比較‘早熟’,可此時他的身子骨都沒能長利索,自然不可能得到尉遲敬德的重視。
他對此,倒也沒覺得什麼委屈。
尉遲敬德傳授的呼吸吐納之法,他一眼就看出了其中奧秘,乃是調理震蕩體內氣血的簡單修持之法。
至於拳腳功夫,自然隻是強筋健骨的普通玩意。
從這兩樣武功之上,根本就看不出多高級的痕跡。
倒是尉遲敬德本身,經過近距離接觸,李恪可以清晰感受到凜然的煞氣,還有恐怖的氣血能量。
這廝,走的很像是高武三國時代的武將路數。
當然,沒有見識過尉遲敬德全力出手,或者見到過他的主修功法,暫時還不好妄下定論。
隻是,他察覺到尉遲敬德的實力,怕是超越過神通境,應該在人仙境左右徘徊。
至於是不是這麼一個情況,李恪也不敢確定。
還是那句話,沒有真正見識過尉遲敬德全力出手的情況下,一切的猜測不過就是經驗之談。
可惜,這個世界和主世界顯然並不一樣。
在主世界通行的經驗,在這裡並不一定適用啊。
對此,李恪心中有數,並沒有什麼急躁的想法。
他眼下的年紀實在太小,就算想做些什麼都不可能,還是老實安分的當個‘平平無奇’的學生吧。
比起同歲的嫡長子李承乾,他確實表現得‘平平無奇’。
也是因此,凡是關注秦王李世民下一代的存在,基本都將他給無視掉了。
覺得李恪資質平平,成年以後根本就不會有什麼出息。
李世民顯然也是這麼個想法,所以對李恪的觀感更加平淡,甚至幾乎將他遺忘。
沒辦法,和太子李建成的爭鬥,已經耗去了李世民太多的精力。
還得應付王府後院眾多佳麗,根本就沒心思理會一個表現‘平平無奇’的幼兒。
李恪自然樂得輕鬆,每日裡上課劃水,同時也是不著痕跡收集外界的一切信息,特彆是修行有關的信息。
至於其他的,他根本就懶得理會。
心中隱隱有感,這個世界會給他不一樣的驚喜,他自然希望自己的感應沒錯。
至於以後的前程,還是等長大了再說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