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是連門路都尋不到,李恪直接在重陽宮將修行功法傳下,隻要修為達到了就可以得到更進一步的功法。
可以說,他對重陽宮門人相當友好了,相對於這些門人的苦勞,絕對大為超值。
若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想要借助重陽宮的名頭胡作非為,或者搶奪利益,那就是不知死活了。
也不知道李世民是個什麼想法,知曉了重陽宮這等規矩後,每當重陽宮有之前的道人主動脫離,便有新的道童加入。
也是因此,重陽宮過去十幾年時間,離開了一茬人,可重陽宮裡的道童和道人的數量並沒有減少,反而還增加了不少。
不僅如此,留守重陽宮的道人,一個個也都是武道好手。
其中最強的存在,此時已經達到了內家拳宗師之境,年紀卻不過四十來歲,以後的前程可期。
對於這些能夠耐受得住寂寞,願意留下來成為真正道人的家夥,李恪自然也不會小氣。
之前沒有回來也就罷了,眼下既然回來了,自然少不得各種指點,另外也給予一些修行資源幫助他們更好的修煉。
和上洞八仙坐鎮車遲國差不多十年,除了指點車遲國的道門中人修煉符籙之法,同時監視西遊一行,隨時都做好插手其中的準備之外,其餘空閒時間大把。
他可沒有浪費時間,向上洞八仙好好學習了一番道門的各種修煉手段。
像是純陽真人的劍仙之道,還有煉器之道,係統的煉丹之道等等等等,總之李恪此時完全可以吹噓一句:哥們此時乃是道門基礎修煉萬事通!
根本就用不著拿出煉丹的本事,隻需要合理的藥膳方子,就足夠重陽宮裡修煉武道的道人們使用了。
他不會做的太多,中土大唐這裡有莫名的力量壓製,就算傳下法修以及符修之法都很難修煉,甚至就連入門都難。
話說,西遊結束後,車遲國三位國師正好也全部達到天仙層次,李恪和上洞八仙也就沒必要全部窩在那裡。
畢竟西牛賀洲乃是佛門的勢力範圍,他們一幫子道門高層修士,窩在那裡實在太過顯眼。
之前有西遊之事遮掩,佛門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那裡,自然可以蒙混一時。
可現在西遊都結束了,再想不受關注怎麼可能?
不用多想,若是他和上洞八仙繼續待在車遲國,指不定佛門就要出動大能直接趕人了。
順帶的,車遲國的道門基業也彆指望能夠留存下來。
還不如他們主動退一步,隻留下一位金仙強者坐鎮,其餘人等主動撤離。
如此一來,佛門就沒有借口出動大能強者了。
隻要佛門不出動大能強者,車遲國便能一直維持下去。
若是想玩世俗手段,以車遲國此時的國力,根本就不擔心外頭的威脅。
有鑒於此,李恪和上洞八仙就此告辭。
李恪畢竟不是道門核心,和道門其餘高層核心,以及某些存在幾乎沒啥關係。
車遲國之事,還是得由上洞八仙出麵,和其餘道門高層核心商量操作,李恪根本就幫不上忙。
既然如此,他就沒有留下的必要了。
也就比唐僧一行慢半拍,李恪也返回了中土地界,並沒有驚動李世民,悄然回到了重陽宮。
此時長安城因為唐僧一行正在狂歡慶祝,他也沒有興趣參合進去。
等這波興奮勁過去,李世民自然會知曉他回來的事情。
李恪也不覺得有什麼大不了的,李世民絕對不會知曉他主動參合了西遊之事,也不會知道此時他的修為,已經達到了金仙巔峰,放眼三界也是一號角色了。
估摸著,李世民隻會以為,他還在五指山,也就是兩屆山那裡晃蕩。
畢竟距離太過遙遠,就是以大唐的國力,想要將手和實力蔓延過去,也不是簡單的事情。
回來的時候他掃過一眼,五指山那裡,他之前的臨時洞府那,已經形成了一個小小城鎮,就是不知道大唐的官府力量,有沒有滲透過去。
怕是有些難度,因為距離原因,那裡很容易形成割據局麵。
以中土王朝早就結束的封國製度,寧可放棄讓外人接手,也不會輕易讓自己人割據一方。
對此,李恪沒什麼想法,除非特彆原因,不然以後很少再會過去,才不會在乎那裡最後變成什麼樣子。
除非,車遲國發展到了一定程度,勢力觸角蔓延到了五指山那,不然他是不會繼續理會的。
剛剛返回終南山重陽宮,他也沒有修煉什麼的,而是在終南山裡的各處道觀溜達一圈,和這些道門分支的觀主們談玄論道一番。
感覺,少了那麼一點味道。
可能是自己的修為境界太高了吧,倒是聽了一耳朵的酸言酸語,顯然終南山一乾道觀觀主們,對於此事佛門的鼎盛聲勢,相當不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