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給田家帶來的不光是能吃的稻米,還有吃不下而賣出去的各色產出。
另外一個田莊,也有一座大宅,七八個佃戶,兩頃的上等水田,以及三五個魚塘。
更有一座山的果園,還有七八個鋪子,都是原主母親的嫁妝,可見田家的富有程度了。
且田父是知府,是官員啊,本朝官員以及官員直係親屬的產業都是免稅的,也就是說,田家這些東西,都不用繳納賦稅。
不然老田家也不會租賃給佃戶的租子那麼的便宜,因為沒有賦稅跟著呀。
而這幫佃戶們,也愛租賃官家的田地耕種,一個是事兒少,另外一個就是有靠山,不會被人找麻煩。
現在可倒好,竟然在大喪的這個時候,上門來說什麼買田地?
田浩就算是剛穿過來,也明白一個道理:田地是立足根本,且是增值不動產,他是燒糊塗了才會同意賣,而且田家現在也不缺錢,賣什麼賣?
“田大人生前,答應了我等,可以購買田地。”老田頭兒梗著脖子,顫顫巍巍的硬氣高聲道:“難道說了不算嗎?”
“你胡說八道什麼?”田福作為管家,第一個就爆了:“老爺何時答應過,要賣了自家田地給你們?”
田家最看重的就是田地了,老田家的祖上就說過,田地不可輕動。
以至於主母遠嫁過來,也是帶了兩頃的上等好田,田家幾代人都沒賣過田地。
“就是答應了。”老田頭兒大聲的道:“二十兩銀子一畝,我家要買十畝地!”
十畝地,二百兩銀子,對於佃戶來說,是一筆巨款。
這也是老田頭兒的底氣所在,他家攢住了銀子,買田給錢。
至於田浩賣不賣,老頭兒更想渾水摸魚,尤其是他還混淆了時間。
“我家也要十畝地。”
“我家二十畝!”
“我家也是二十畝!”
幾個老頭兒被田老頭兒一帶,頓時紛紛嚷嚷了起來,田地啊,屬於自己的田地,一旦擁有了,肯定惠及子孫後代。
且本地賣田太少了,需要碰運氣。
有的人家寧願賣兒賣女,也不賣了自家的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