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9精挑細選見麵禮(2 / 2)

後來他在江南守孝的時候,就吩咐人做了竹簡,他及其用心的刻錄了出來,《孫臏兵法》,這可是真正的絕版啦!

保證在這裡是絕版!

“好好好,這禮物好!”大舅父頓時眉開眼笑,雖然笑容很是猙獰,可是他是真的開心,眼睛都非常明亮啦。

一個紅木匣子被田小寶送了進來,送給了大舅老爺。

大舅父迫不及待的打開了匣子,裡頭是一個青色的布套,上麵繡了《孫臏兵法》四個古篆字,還繡了兩根青竹,幾片竹葉。

用的熏香也是竹子香,清新淡雅。

可惜的是,大舅父並不欣賞這外包裝。

粗魯的打開布套,從裡頭倒出來一個很大的竹簡卷,竹簡是淡雅的棕黃色,用一根粗麻繩係著,非常的古樸。

大舅父迫不及待的打開,入目的是竹簡上,以燒紅了的烙鐵,細心鐫刻的字跡。

橫平豎直,做工非常講究,字跡非常清晰,甚至《孫臏兵法》四個打頭得字,還瞄了朱砂紅。

這麼說吧,田浩用了一月的時間,打造這卷竹簡,為的就是討好這位定國公,在沒有確定他對自己是否有親情之前,田浩是不會隨便相信人的,沒有人會無緣無故的對你好,哪怕是親戚。

那麼多年的家庭倫理劇不是白看的。

“老大你乾什麼呢?這還有個當長輩的樣子嗎?”老太太生氣了:“當麵打開孩子的禮物,你也真乾得出來。”

“母親,兒子這是見獵心喜,嗬嗬嗬……。”大舅父很艱難的將眼睛從竹簡上移開,非常有自製力的將竹簡又給卷了回去,裝好了之後,他親自拿著匣子,送去了門外,讓一個仆婦親自送去內書房:“放在我的書桌上,誰敢輕易打開,我砍了誰的腦袋!”

“是,國公爺!”仆婦嚇得腿肚子差點轉筋,趕緊規規矩矩的帶走這個燙手的山芋。

二舅母不知道跟大舅母說了什麼,惹得大舅母拍了她好幾下,妯娌倆還鬨了一會兒。

老太太看的搖頭笑了笑,用手指頭戳了戳田浩的小腦門兒:“你呀!你大舅父今天非得抱著那東西睡覺不可。”

田浩撓了撓頭:“大舅父喜歡就好。”

二舅父坐不住了:“他肯定喜歡,大哥,你看過了,借我看看。”

“行,等我看夠了的!”大舅父倒是很痛快的就答應了。

田浩趕緊的道:“把東西端上來!”

牛奶娘進來了,她端著一個托盤,上頭立著個東西,但是用素色的綢緞蓋著,不知道裡頭是什麼。

“這是一件小的繡品。”田浩道:“記得母親每年都要送一些繡品給家裡,說大舅母比較喜歡,就選了這件東西。”

牛奶娘進入屏風後,將東西端到了國公夫人的麵前。

國公夫人身後站著的大丫鬟接了過來,國公夫人親自掀了開來:“這是?”

那是一個擺件,挺小的,隻有人臉那麼大,繡的乃是“靈鵲兆喜”的圖案。

其實就是一根盛開的梅花上,落一隻喜鵲,飛一隻喜鵲,很簡單的圖案。

“請您仔細看清楚。”牛奶娘低眉順眼的將這個擺件轉了半圈,那圖案的背麵,則是“事事如意”的柿子圖!

“這是一個雙麵繡?”二舅母看的驚喜。

“不,這叫雙麵三異繡。”牛奶娘低頭解釋了一下:“您再側著看就能看出來了。”

說著又把東西側動了一下,兩個舅母齊齊發出驚呼:“真的不一樣啊!”

田浩心說:穩了!

其實早在宋代已有“雙麵繡”(在同一塊底料上一針同時繡出正反色彩一樣的圖案)技法,但那隻是最初的兩麵針技法的雙麵繡雛形,後來元明都有進展,一直到清代“雙麵繡”日漸成熟,並有許多傳世作品留存。

但是在他那個時代,能人輩出,後人又想出來一個新的繡法,“雙麵繡”已發展為雙麵“三異繡”,這種繡法在蘇繡和國家的刺繡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且壓根無代餐。

他特意問過了,這個時空,也沒有雙麵三異繡!

作者閒話:

江湖有話要說:昨天忘記了,三八婦女節嘛,這就多寫點兒哈!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