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誇張什麼?”說起秦煙,宴子修眼裡有了光,唇角也不由得上揚起來,“準確的說,她創作《憶長安》隻花了半個小時。不過她是個完美主義者,覺得初稿有點瑕疵,又花了半個小時修改。”
可是,他覺得初稿就已經非常完美了。
根本就不需要修改。
艾倫震驚臉:“半個小時?半個小時寫出來的歌都能紅遍大江南北,你說的這個大佬怕不是個天才?”
“就是天才。”宴子修眼裡流露出欽佩和膜拜,“她是我見過的所有音樂人裡,最讓我佩服的一個,也是才華最出眾的一個。她還教會了我很多東西。”
“她對我而言是恩人,也是老師。”
他還沒告訴艾倫。
秦煙幫他寫《憶長安》時,才十五歲。
她是真真正正的天才。
艾倫聽他說完,才終於明白了為什麼他那麼看重那位大佬了。
原來是他事業上的貴人。
還是靠著一首歌,就可以讓宴子修紅到發紫的貴人。
他要是也認識這麼一位大佬,他也看重。
這不就是自己事業上的再生父母嗎。
“這麼說起來,這位大佬確實對你有恩。不過,你們後來沒有繼續合作了吧?”
宴子修最讓人驚豔的一首歌,就是《憶長安》。
再後來,他又出了幾張唱片。
反響自然是不錯的,賣得也不錯,畢竟他實力擺在那。
但後來出的那些歌,跟《憶長安》比起來,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而且風格也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