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伊爾哈可聰明了。她都沒正經學過,就是每次聽弘旺念,腦子就記下來了。”池小河道。她現在都琢磨著要不要也開始教伊爾哈認字了。就像當年的弘旺一樣。
雖然古代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且伊爾哈的出身又高貴,會不會認字念書並不重要,但池小河還是希望她能多有些見識。
清朝皇家的格格們有不少都撫蒙了。伊爾哈隻是個庶女,以後被遠嫁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她記得曆史上直郡王的幾個女兒便都是遠嫁蒙古了的。
若是伊爾哈真有那麼一日,自己會看書寫字,總是有好處的。哪怕隻是給家裡寄一封家書呢,也不必假於他人。
“那咱們弘旺也有一份功勞。”八爺笑道,“沒有你經常熏陶,伊爾哈也背不出頭。”
“阿瑪,兒子是大哥,有義務教好弟弟妹妹的!”弘旺很是認真的道。
“你這個大哥很稱職了。”池小河在一旁笑。
弘旺雖說這兩年因為在上書房學習少了很多陪伊爾哈和弘曦的機會,但他隻要抽的出時間,總會和他們玩耍。
當然,這裡麵有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三個孩子都住在一個院裡,見麵方便。這也是為何池小河一直拖著不願弘旺搬到前院去的原因。
兄妹間小時候是最好建立感情的。等長大了,男女有彆,又有各自的想法,感情難免會有些生疏。若是小時候的基礎打的好,長大後才會更加親密。
在古代這種特彆講究血緣親屬關係的時代,若是兄弟姊妹間的感情好,一個家族才能興旺長盛。以後她和八爺不在了,還得靠這幾個孩子互相扶持。
這會夜色不早了,弘曦在他們的說話聲中已經開始昏昏欲睡。弘旺便很有眼色的帶著伊爾哈告退回房睡覺。
池小河這才有空和八爺說舒舒覺羅氏生病的事。
“病了?”八爺愣了一下。
“嗯,臣妾已經讓柳大夫看過了。”池小河道:“就是普通的傷風,有些咳嗽和發熱,已經開了藥,說是養個幾日就好。”
“嗯,”八爺應了一聲,想了想,道:“爺明日去看一眼吧。”
池小河倒是不意外。舒舒覺羅氏怎麼說也是新進府不久,又是康熙親賜的側福晉,八爺會去看也正常。最關鍵的是,池小河看得出來,八爺對舒舒覺羅氏雖然談不上喜歡,但也不討厭。不然八爺也不會偶爾過去聽琴,下棋了。
“對了,她是不是在盛京長大的?”八爺突然又問了一句。
“是,她祖父家在盛京。從小是在祖父家長大的。”池小河道。
“盛京今年大雪災。”八爺道。
“啊!”池小河驚訝出聲,隨即問道:“爺要去賑災麼?”
這幾乎是她下意識的反應了。一說賑災,她又想起當年八爺同四爺一塊兒去賑災,結果遇刺不說,還差點被截了災銀。
“我不去。”八爺忙道:“皇阿瑪派了十弟同大哥一塊兒去。”
“啊?怎麼派這兩個?”池小河一下懵了。這是啥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