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當初有多寵,現在就有多傷心。
李德全猜不透康熙為何要去毓慶宮看。自打太子一家子搬走,毓慶宮就大門緊閉,再沒人進出,可謂是比冷宮還冷。
這會天已經漆黑,李德全陪著康熙站在毓慶宮的大門前,後背無端的冒出些冷汗來。
“開門!”康熙發話道。
以前毓慶宮的奴才在這宮裡都比彆的奴才體麵。守門的小太監就有兩個。每次康熙來,兩個小太監都是一臉恭敬的各開半扇門
。如今毓慶宮的奴才們卻都退回了內務府,不知道會被分到宮裡那處犄角旮旯去乾活。
李德全上前用力把門一推,伴著晚風,那門發出吱呀一聲,在這寂靜的夜裡便有幾分滲人。
康熙卻仿若未覺,邁過門檻就走了進去。
毓慶宮裡麵也是漆黑一片,往日的燈火都熄了。李德全努力把手中的燈籠提的高一點才能看清眼前的路。
地上散落著很多零碎的東西,大約是在搬離時遺落的,看起來一片狼藉。
“萬歲爺小心。”李德全提醒了一句。
康熙站著沒動,環顧了下四周。天太黑,李德全手裡的燈籠照不了太大的麵積,其實他也看不清什麼。
良久,康熙還是沒動,李德全也沒動,就安靜的在一旁陪著。他想著,康熙大概是想太子了吧。
還在太子小的時候,他是經常會陪康熙來毓慶宮的。記得有幾次太子生病,康熙更是徹夜陪伴。他作為康熙的貼身大太監,自
然也是守在這裡的。
後來太子成大人了,這毓慶宮裡的人也漸漸多了起來,康熙也就很少過來了。再有事,都是叫太子到乾清宮去。
就在李德全還在回憶時,康熙又動了,他徑直就往太子的屋子走去。
李德全連忙跟了上去,等進屋後,他找到燭台,見還有蠟燭,便忙點亮了。
屋子一下就亮堂了起來,所有的陳設都能看清楚了。可看清楚了,就更讓人不好受了。
博古架上的東西東倒西歪,有些還是康熙以前賞賜的,這會卻孤零零地躺在那落灰,已經沒人打理了。地上也有不少東西,甚
至還有破碎的茶盞,倒了的凳子。
李德全心裡歎氣。當時太子直接被押送宮外,剩下的女眷又要兩日內搬出宮,可以想見當時有多匆忙,也可以想見那些收拾東
西的奴才們有多慌亂。
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毓慶宮是被抄家了呢!
康熙還是一言不發,慢慢地在這屋子裡看著,臉上的神情也看不出喜怒。但李德全看到康熙在書案邊撿起了一塊兒鎮紙。
那是一對虎頭鎮紙,李德全是認識的。
太子啟蒙,練字,都是康熙親自教的。也因此,所有的兒子當中,太子的字同康熙的最像。這對鎮紙就是太子第一次拿筆時康
熙賞的。
大概是掉落的時候磕碰的,李德全看見那鎮紙的虎頭已經缺了一塊兒。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