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著惠妃說的話,直郡王的臉色慢慢變白了。他是真沒想到這一層。隻想著借助蒙古的勢力,卻不知這是個雙刃劍!他是因此
恢複了爵位,但也可能就止步於這個郡王的爵位了!
“額娘,照您這麼說,兒臣是毫無希望了?”直郡王還是不甘心的道。若是真的早就沒機會,額娘為什麼不阻止他,還要幫他?
“有沒有希望也不是我說了算的。”惠妃苦笑,“隻是你爭了這麼多年,如今想要退也退不了了。”
“那額娘剛是什麼意思?覺得兒臣不該讓人上書舉薦?”直郡王道:“若是兒臣不讓人上書,其他人卻上書了,兒臣不就失去這個
機會了?”
“你們上書了,你皇阿瑪就一定要從上書的人裡麵選麼?”惠妃反問道。
直郡王頓時又被問住了。是啊,他怎麼沒想到這一點呢!若是康熙心裡早就有定好的人選,便是這些上書裡沒有,他也能自己
提,最後讓所有人支持!當初太子複立的時候不就一樣麼!朝堂上多的是人並不讚成複立太子,可太子還是順順利利的被複立
了!
“你皇阿瑪這招大概本就是想試探下你們的野心!”惠妃道:“本宮跟了你皇阿瑪這麼多年,多少還是知道他的行事風格。他一向
都是心裡有自己論斷的。朝堂上大臣們的意見不過是個參考,左右不了他的想法。”
聽惠妃這麼說,直郡王就有些後背發涼。若隻是試探,他這會露了野心確實不是好事。
惠妃見他立刻就惶惶不安起來,又於心不忍,便出口安慰道:“你也不必太過擔心。上書的不是你一個人。你皇阿瑪未必就會對
你不滿。”
“可是額娘,兒臣,兒臣鼓動支持兒臣的大臣們都上書了。”直郡王說完臉色就有些灰敗。
他在朝中一直都是有一批支持者的。除了明珠當年留下來的人,還有他自己這些年努力拉攏的。這次張廷玉在早朝上開了口,
康熙也當場讓大家舉薦,他立刻就心動了。下朝後便聯絡了手中的人脈,讓大家都積極上折子。
惠妃一聽這話,心裡就涼了一截,但還是不死心的問道:“大約有多少人?”
直郡王有些不敢看惠妃的眼睛,但還是開口道:“大,大約有十多人吧。”
京中的官員不少,但能站在早朝上的官員並不算很多,十多人這個數目就不小了。
“你什麼時候在朝中拉到這麼助力了?”惠妃還有些不敢相信。
“這麼些年,兒臣這點助力沒有?那兒臣早就不爭了。”直郡王突然又有了些底氣,“反正折子已經上了,皇阿瑪怎麼想,兒臣也
沒法子了。兒臣就不信老八那幾個都按兵不動!”
“額娘當然希望事情往好的方麵發展。”惠妃勉強笑了一下,“隻是額娘心裡有些不踏實。希望是額娘多想了吧。”
“額娘,您就彆擔心了。就算皇阿瑪不屬意兒臣,他也不能責罰兒臣吧!是大臣們舉薦兒臣的,兒臣又沒犯錯。”直郡王道。
事情也是這麼個理,惠妃也就沒再多說什麼。倒是把佟貴妃那邊遭懷疑的事情告訴了直郡王。
“喲,還有這麼一出呢!”直郡王聽得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