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滿腦子隻有代代相傳的焊接工藝的建造者,和一群生生世世都在幽暗無底的礦洞深處當牛做馬的采集者,要在冰冷、窒息、黑暗、危機四伏、斷絕生機的深空宇宙中生存下去——這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尚未完工的宇宙飛船被沒有船票的乘客們命名為“希望號”。
但在希望號啟航時,哪怕做出決斷的基地領導者,也就是第一任艦長的眼睛裡,都看不到一絲一毫的希望。
他們隻是被求生本能驅使著,想要距離熊熊燃燒的母星係越遠越好。
正如最初登陸的魚兒,也沒有任何雄心壯誌,不知道自己即將踏上征服整顆星球的道路。
隻是在海洋中的激烈競爭中敗下陣來的可憐蟲,被迫遠走高飛而已。
果不其然,在最初的一百年裡,尚未完工、破破爛爛、跌跌撞撞的希望號,就遭遇了數十次滅頂之災,損失了大半人口和資源,幾乎變成了一口漂浮在冰冷宇宙中的鐵棺材。
就算他們擁有在各個星係之間,瞬時跳躍的能力。
但他們抵達的一個個星係,全都死氣沉沉甚至步步殺機。
而啟動尚未完成修複的穿越引擎,需要消耗大量的物質和能量。
絕大多數時候,希望號的乘客們隻能來回穿梭於一顆顆充斥著風暴和輻射的星球,以生命為代價,搜集能讓文明繼續前進的燃料。
不幸中的萬幸,當圖蘭文明最後的希望,如同風中之燭般奄奄一息的時候,最後一根稻草——磁流體技術,倒是繼續大放異彩,突飛猛進,在短短百年之內,完成了在圖蘭母星上整整千年都不可能完成的飛躍。
磁流體技術原本就是圖蘭文明的強項。
為了建造希望號,衛星基地上又聚集了整個圖蘭文明最頂尖的磁流體技術專家。
當飛船遭受星際塵埃、宇宙輻射、星球引力和恒星風暴的轟擊、撕扯、侵蝕,變得鏽跡斑斑、千瘡百孔乃至隱隱出現分崩離析的跡象時。
船上為數不多的專家學者們彆無選擇,隻能將全部希望,都賭在磁流體技術上。
而他們在浩瀚星空中發現的新物質和新元素,以及希望號上的各種磁流體材料,在宇宙輻射以及恒星風暴的轟擊下,呈現出的各種千奇百怪的新特性,都給磁流體技術的狂飆突進,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
終於,在第一個一百年即將過去,希望號即將崩潰,整個文明的最後希望即將熄滅時,一種全新、複雜和精密了一個數量級的全新納米結構出現了。
過去的磁流體,僅僅是由無數納米級數的細微構造組成,本身沒有絲毫智能,也談不上包括“驅動器,信號接收器,機械臂”等等複雜結構。
從本質上來說,貌似能夠千變萬化,隨心所欲組成構造形狀,呈現出不同特性的磁流體,仍舊隻是一塊磁鐵而已。
但全新的磁流體,已經能利用納米級數的細微構造,組成“驅動器,信號接收器,邏輯思考回路以及機械臂”等等複雜構造。
也能利用磁場的細微變化,讓這些複雜構造,進行微觀層麵上的機械運動,從而乾涉宏觀層麵的世界。
如此一來,磁流體就從原本的“液態磁鐵”,變成了一台台能夠自動汲取能量,不斷複製並組裝自身構件,自動完成指令的納米機械。
從這一刻開始,希望號上的乘客們,再也不用親自操縱磁流體。
隻需要輸入大略和模糊的指令,諸如“修複船殼”,“搜集能源”,“改變分子結構,強化艙壁和裝甲,抵禦恒星風暴”。
仿佛擁有生命的磁流體,就能以圖蘭人意想不到的方式,保質保量地完成使命。
不,再稱呼這些仿佛擁有智能,能夠自我複製的新材料為“磁流體”,已經不合時宜了。
希望號上的乘客們,將它命名為“超磁體”。
希望它能讓圖蘭文明,超越生命的極限,也超越文明的極限。
在超磁體的幫助下,希望號的航行越來越順利。
穿越引擎也接近修複完成,輸出了更多擁有億萬年曆史的古老信息。
其中就包括一幅導航圖。
孟超眼前浮現出了一幅斑斑駁駁的畫卷。
他記得,龍城的太古遺跡中,也有類似的東西。
就是一塊巨大的金屬板上麵,密密麻麻地鐫刻著無數星係的坐標,坐標之間還繪製著一個個的箭頭。
像是冥冥中的力量,對於剛剛踏入星辰大海的新生命們,拋出的誘餌或者指引。
導航圖的發現讓古代圖蘭人欣喜若狂。
再說,他們也彆無選擇。
雖然超磁體擁有不可思議、神乎其技的功能。
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需要充足的物質和能量,才能讓超磁體發揮出最強大的威力。
古代圖蘭人決定孤注一擲。
賭上一切,不惜代價,搜集了大量燃料,按照導航圖的指引,進行一次超長距離的跳躍,試圖找到一顆全新的可居住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