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身邊的張喆已經注意到鬆虞的表情之微妙。
他不禁擔憂地問:“怎麼了陳老師, 是覺得這個紋身師完全不行嗎?要不我再換一個?”
鬆虞:“……不是。先不用。”
她盯著手機屏幕上的這短短一行字,微微一笑。
池晏已經對自己玩過許多次這樣撩撥的小把戲,而她的態度無一例外, 全部都是拒絕。
可是她突然覺得, 這樣做好像並不夠有趣。
於是她重新按亮屏幕, 回複了兩個字。
【陳鬆虞:想看。】
鬆虞想,池晏一定沒有想到過, 自己會這樣回答他。
她饒有興致地盯著對話框, 遲遲沒有新消息發過來,他罕見地陷入了沉默。
而上麵的狀態則反複地在“輸入中”和空白之間切換。
鬆虞不禁笑意更深。
接著她慢條斯理地補完了這句話。
【陳鬆虞:你的設計圖。】
屏幕上的“輸入中”立刻戛然而止。
她笑出了聲。
從張喆的角度來看,他隻能看到陳老師突然對著手機屏幕,露出了狐狸般的、微妙的笑容。
在他的記憶裡,陳老師這樣沉穩的人, 似乎還從沒露出過如此開朗的表情。
但不知為何, 他甚至隱隱地感覺自己毛毛的。
好在很快鬆虞就闔上了手機,轉頭對張喆說:“這個人不管用了, 我們再想想彆的辦法。”
她又恢複了一貫的工作態度。
儘管張喆似乎又從“不管用”這三個字裡,聽出了一點意味深長, 但他還是很配合地說:“噢噢, 好的。”
不過他又敏銳地注意到,接下來的時間裡, 陳老師的手機時不時會響起來。對方的熱切態度,頗有些讓他回憶起, 當年自己在李叢手下工作時接到的絕命連環call。
但陳老師卻既不看消息,也故意不關機,隻是任由對方繼續源源不斷地向自己發來消息。
而她始終氣定神閒,笑得意味深長。
*
一回到酒店, 鬆虞就將自己鎖進了臥室裡。
但她還是得加班。
於是深夜裡,一盞小夜燈照亮了她麵前的投影:
上麵是令人眼花繚亂的刺青圖案。
各式各樣的花紋,或繁複,或妖媚,盤踞在光裸的後背上,栩栩如生到令人不寒而栗。
她在暗網上找到了一部關於刺青的紀錄片。但因為題材太過於小眾,年代和創作者都已經不可考,隻能隱約知道,這是拍攝於十幾年前。
紀錄片裡介紹道,儘管科技在進步,但刺青藝術仍然還保留著最古老的傳統。
這是因為,當代還迷戀著刺青的人,多半不是愛其工藝,更是愛那種刻進身體裡的痛苦。
於是不少刺青師,甚至不是用機器,而仍然堅守著最古老的針——又長又尖的針,一針一針,刺進皮膚裡。這是一種折磨。但折磨與痛苦本身,便是藝術。
遺憾的是,當刺青漸漸淪為一種行為藝術,自然也就很難再出現什麼好作品。
鬆虞蹙著眉看到了最後,隻覺得全無收獲。就在此時,一幅畫卻猝不及防地映入眼簾:
一隻瘋狂的怪獸,似人而非人,圓睜著怒目,每一個毛發,都像刺蝟的尖刺一樣豎起來。祂正在囫圇地嚼食著一個年輕男人。兩隻手緊緊地攫住雪白的後背,鮮血順著失去頭顱的脖子,不斷往下流淌。
這畫麵極其暴力、邪惡和瘋狂,但也太具有視覺衝擊力,讓人一望而生魔怔,根本無法移開視線。
紀錄片裡的對白還縈繞在她耳邊:“這就是我畢生都想要完成的作品,但它實在是太危險、也太邪惡。我擁有過許多客人,但從沒有誰膽敢在自己的後背,刺上這樣一幅畫。哼,世上的人果然都是懦夫……”
鬆虞看得屏息而入神,根本已經聽不到紀錄片裡的老者在說些什麼。她情不自禁地將這幅畫截取下來,發給張喆所推薦的那位刺青師。
“這就是我想要的風格。”她備注道。
刺青師立刻回複了她:“抱歉老師,這對我來說,實在是太難了。”
“好,我知道了。”鬆虞說。
她當然不可能就這樣放棄。
所以她立刻將這幅畫又發給了張喆,問他能否聯係到新的刺青師,再不行的話,找個畫家也可以。
之後又將這幅畫給打印了下來——不知為何,鬆虞就是迫切地想要知道,當它變成顏料與實體時,會呈現出怎樣的質感。
打印機在書房。
她又回了張喆幾條消息,這才直起身體,打算過去拿畫。
但就在此時,鬆虞聽到了門外的聲音。
“咚。咚。咚。”
一隻手,不緊不慢地叩著門板,十足耐心,充滿節奏韻律。
像一隻胡桃木鼓槌,輕輕敲擊著薄薄的手鼓。
聲音沉而悶,卻兼具某種奇特的穿透力。
這個時間,除了池晏,她想不到還能有誰來敲自己的門。
——但是他竟然還會敲門。
這似乎已經讓人足夠詫異。
不是早說有她的房卡嗎?
鬆虞輕哼一聲,扯了扯唇,又故意磨蹭了一會兒,才從床上爬起來,過去開門。
客廳裡沒開燈,池晏站在一片黑暗裡。半明半暗的鋒利輪廓,全被臥室的一點幽光照亮。
他還穿著那件柔軟的黑色睡袍,頭發微濕。碎發間的水珠閃閃發亮,亮得令人心驚。
另一隻手則低垂著,正握著那副畫。指尖也沾了水,緊緊地攫著單薄的紙,邊緣一圈濕痕。
鬆虞以為他是來給自己送畫的。
“多謝你了。”她說,要將它接過來。
他的手卻往後一縮。
“你……怎麼會有這畫?”池晏緊緊盯著她的眼睛,問道。
鬆虞隨口道:“網上看到的刺青圖,覺得很好看,就保存下來了,不知道能不能用到電影裡。”
池晏的語調有一絲古怪:“嗯?你還想用到電影裡?”
鬆虞:“是啊。”
她抬眸看向池晏,卻察覺到他的眼神也有點不對勁,似乎比平時更嚴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