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我真的無語了,你個家夥不好好專心寫歌,不好好營業,居然去搞動漫!?”
“是啊,你這才剛出道幾天啊,就跨界啦?”
“啊?那你們不好奇嗎,你們難道不看嗎?”
“那看還是要看的,哈哈哈哈!”
網友們昨天還在討論著駱墨與趙薛秦的恩怨,結果人家今天就有一部動漫要播出了。
彆說是網友了,樂壇都懵了。
這是搞什麼,去攻占少兒市場了?
就算你駱墨要提高自己的國民度,要讓更多的不同年齡段的人認識自己,也沒見過玩這麼花哨的模式的啊!
好端端的作詞人,寫什麼少兒動漫的劇本啊,而且好像還投資了?
至於一些業內人士,特彆是嫉妒駱墨的那一些,終於樂了。
很多人一直秉承著的想法都是:“眼看你起高樓,眼看你宴賓客,眼看你樓塌了。”
可他們看啊看,隻看到駱墨把樓蓋得越來越高,賓客越來越多,但愣是沒有要塌的跡象。
這下子好了,一個新人,坐擁s級合約,有自己的個人工作室,自主度極高的壞處,得到體現了。
他可以隨心所欲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公司無法約束到他,這不就開始瞎折騰了?
畢竟年紀還小,對自己的職業生涯可以說是不懂得如何規劃。
“你都是個頂流了,居然去搞不景氣的動漫行業,格局小了呀!”
雖說這些年,動漫行業有了點起勢的苗頭,但也隻是在穩定發展而已。
更何況從畫風和名字上看,一看就不是針對成年人的。
“路走窄了呀!”
不少樂壇裡的人,甚至覺得駱墨這是在作踐自己。
年輕人呐,果然還是要多加管束才行,等他活到我們這個年紀了,才知道職業規劃是很重要的,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不該腦子一熱,想哪出就做哪出。
但是不得不說,頂流的引流還是很可怕的。
雖然網絡上大家的看法不一,但《那年那兔那些事兒》,在短短一天的時間裡,就受到了莫大的關注。
國內還少有這種小成本的動漫,在開播前就引發不小的轟動的先例。
等到了晚上七點整,少兒頻道開始播放起了《那兔》。
企鵝視頻也開始上傳起了《那兔》的前兩集。
這個動漫每集時間實在是太短了,兩集加在一起,每集結束後再插播一段很長的廣告,時長加起來才和彆的動漫的一集差不多。
在少兒頻道看來,其實這樣也挺好的。
播完第一集後,他們可以賺到豐厚的廣告費。這是臨時鼓搗出來的,畢竟還沒有遇到過這麼短的動漫。
與此同時,長時間的廣告,也可以讓陪同觀看的家長朋友們緩一緩自己的情緒,等到情緒穩定下來後,再繼續收看第二集,然後……
就又緩不過來了!
一種很奇怪的現象,於今夜裡,在千家萬戶裡產生了。
一開始,沒人想到一部這樣名字,這樣畫風的動漫,會有這等感染力,會有這等效果。
很多孩子問自己的父母:“爸爸媽媽,你怎麼哭了?”
……
……
晚上八點半,許久未出場的駱墨粉絲,愛穿jk製服的女富婆小方,回到了家中。
一回到家裡,她就迫不及待的想要看一下《那年那兔那些事兒》。
今天晚上,她被迫出門相親去了,把時間給耽擱了。
她想自由戀愛,但奈何家裡總是給她安排一些看似門當戶對的人,然後對方也是明顯被迫來相親的,所以飯局裡會十分尷尬。
回到自己的房間裡後,小方就打開了電腦,然後打開了企鵝視頻。
說真的,她也覺得駱墨去搞動漫,多少有點不務正業。
粉絲裡經常會出現【事業粉】,極其操心明星的個人事業問題。
小方倒不至於到這個層麵,她覺得每個人去做一點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也挺好的,隻是沒想到跨界會這麼大。
她點開了《那兔》的第一集,然後,整個人就懵了!
因為她昨天在企鵝視頻裡收看了許多關於jk製服的視頻,這些視頻熱度都不高,彈幕數量不多,但她又每一條都想看,所以昨天把彈幕給設置了一下。
顯示區域直接拉到了100,也就是全屏顯示彈幕,並且沒有進行任何彈幕屏蔽,彩色彈幕和滾動彈幕之類的,反正統統都可以看到。
由於現在是晚上八點半了,那些七點就開始準時收看《那年那兔那些事兒》的觀眾,早就已經把這短小的東西給看完了,有的甚至還看了好幾遍。
而有一些觀眾,習慣看完視頻後,把視頻拉到最前麵,然後進行彈幕留言。
其中,很多觀眾的本質是複讀機,大家喜歡重複一樣的話語。
小方此刻看見的,是鋪天蓋地的彈幕,直接多到她看不清內容!
有滾動的,有彩色的,有一排排並列出現的,數不勝數。
這群複讀機們都在重複著同一句話。
——“【恭喜你,發現了寶藏!】”
(ps:兩更連發,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