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shu ,最快更新這個明星很想退休最新章節!
《以父之名》,出自周傑倫03年的專輯《葉惠美》。
這張以其母親的名字命名的專輯,在當年可謂是一張神專。
被無數人奉為摯愛的《晴天》,和開創了新式中國風的《東風破》,皆出自這張專輯。
而這張神專的主打歌,其實是——《以父之名》!
一首被很多人譽為“領先樂壇至少20年”的歌。
誰能想到,轉眼之間,距離03年也真的快有20年了。
所以,又有很多人說,這句話怕是說錯了。
或許……不止20年?
這首歌在發布的時候,周傑倫的人氣其實已經處於巔峰期了。
一直有一個說法,說這首歌在2003年的7月16日首發,當時全亞洲有五十多家電台共同聯合首播這首歌,有8億人同時收聽。。
以至於這一天後來被定為【周傑倫日】。
實際上,說的嚴謹一點,應該是五十多家電台所覆蓋的收聽人群可達8億。
可就算如此,這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這麼多電台,爭先恐後地首播這首歌,這種情況,已經算是空前絕後了。
自那以後,這首歌就有了一個外號——【華語樂壇天花板級的作品】。
誠然,蘿卜青菜各有所愛。但是,一首歌能被很多人這樣稱呼,肯定是由原因的。
駱墨的想法自然是很簡單。
“你是天花板?”
“巧了,我也有天花板。”
………
………
這首歌的歌名於周一早上9點鐘正式公布,企鵝音樂的首頁給出了大橫幅與彈窗廣告,進行最大程度的支持與推廣。
很多人看到這首歌的名字時,都懵了。
“《以父之名》?什麼意思?”
“駱墨:叫爸爸!”
“應該不是我們所想的那種爸爸的意思。”
“未來的音樂教父,新歌——《以父之名》!”
“太拽了,哈哈哈,太拽了!”
“你好壞喔,我好喜歡~”
當然,也有不少人敏銳地察覺到,這所謂的以父之名,會不會和宗教有所關係呢?
很多人說歌名的意思是“叫爸爸”,或者“以你爸我的名義”,這種都是打趣。
看到歌名,自然而然的就會聯想到宗教。
可是,問題來了。
“駱墨這個係列,是叫【暗黑三部曲】啊!”
“那好像就有點不對勁了。”
“難不成,他膽子大到………不可能不可能。”
網絡上激烈議論著這個【父】字究竟是何含義。
不過隻要等到中午十二點,等到歌曲正式發布了,一切自然就都有答案了。
在一片熱議中,駱墨並未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在微博上發出了一條宣傳微博,並配文:“大家可以戴上耳機聽。”
這首歌有很多細節,需要戴上耳機才能感受到。
比如前奏部分,有很多地方左耳和右耳播放的內容是不一致的。
也正因此,有一些喜歡聽歌時隻戴一隻耳機,而且是隨機戴左耳或者右耳的聽眾,偶爾會表示:“怎麼感覺這首歌有時候是兩種感覺?”
快到中午12點的時候,磁龍大樓內,一間小型會議室裡,《太懂》這首歌的主創人員齊聚一堂。
袁鶴文也來了,因為他是這首歌的製作人。
他本人和陳洛的合作並不多,陳洛不是很適合古風歌曲。
因此,陳洛的熱歌裡,隻有3首是袁鶴文的創作。
其餘大多是他自己寫的,或者是【財神爺】三人組的作品。
【財神爺】三人組作為《太懂》這首歌的創作者,當然也都來了。
隻不過這三人一直很奇葩,雖然每次合作出歌都很強,但私底下卻特彆不對付,每次也都是一邊爭吵一邊做歌,互看不順眼的。
再加上這三人單獨出歌時,一般都撲得平分秋色,菜的令人費解,所以也沒在內部爭出個高下來。
這不,三個人都坐得遠遠地。
彼此之間至少要隔兩個空位,否則感覺空氣都被汙染了。
袁鶴文無奈地看了三人一眼,作為音樂總監的他,有時候也拿他們沒辦法。
畢竟單獨把他們拆開,袁鶴文可以直接道:“我沒有針對誰,你們三個都是辣雞。”
可就是這三個辣雞,合到一起時,也沒有那種親密無間,合作愉快的感覺,各種內訌,各種罵街,偏偏出的歌就是牛!
“我今天叫大家來,其實是都心平氣和地坐下來聽一聽駱墨這首《以父之名》。”袁鶴文道。
三人齊齊“嗯”了一聲,但那互相嫌棄的眼神,明確表示了他們並沒有把袁鶴文的話當回事。
陳洛又不是音樂總監,所以這三人也不歸他管,他沒有這種領導帶不好手下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