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即便李家村距城裡有點距離,進城根本就不成問題。
家裡沒有車的,花上二文錢就能搭車去。
這段日子家家都不少掙錢,也沒人在乎這幾文錢,這是安定下來的第一個年,都想著好好的過年。
幾乎都是大包小包的往家拎,平時不舍得吃的用的全買了回來,就為了過一個肥年,這樣來年的日子才能更加的紅紅火火,越過越好。
看著家裡這麼多好吃的,最高興的莫過於各家的孩子們了,也都大方都拿著零嘴和村裡的小夥伴們分享,雖然也有著炫耀之意。
安安這段時間沒少沾光,與小夥伴兒們一起玩耍的時候,不時會帶回一些小零嘴,幾個花生小麻花或者飴糖,偶爾還有驢打滾等小糕點。
當然,他小挎包裡的東西也沒少給小夥伴分享,光是娘親給他的奶糖就分出去不少。
奶奶香香甜甜軟軟的非常好吃,而且是外麵買不到的。
都是娘這些日子在廚房裡研究做出來,雖然味道形狀和之前娘給他的奶糖是有一點點的不同,但同樣好吃。
每日,安安都會帶上幾塊出去,有小夥伴們和他分享好吃的,他就會送出去一塊。
以至於讓小夥伴們愛上了這個味道,非常喜歡吃,甚至也有村民親自上家裡來買。
而安安在無形中給奶糖做了一波宣傳而不自知,也算是無心插柳了。
不想守在灶房的古蘭果斷將奶糖的做法交給李氏吳氏二人,由她們在空閒時製作。
為此古蘭還專門托了齊衡的關係,終買了兩頭奶牛回來。
與羊奶比還是牛奶做出來的奶糖味更濃鬱香甜,更好吃。
最初也隻是賣給村裡人,倒也不是太忙,除了成本價古蘭也隻是收了個人工費。
可自從齊衡無意間吃了幾塊,這下好了每日都厚著臉皮定不少。
兩隻奶牛兩隻奶羊,每日的出奶量用的乾乾淨淨都不夠。
出貨量一大,李氏兩人就忙不過來了,且灶房也不夠用的。
沒有辦法,隻能簡單的搭了幾個簡易的灶房,專門用來製作奶糖,為此還專門請了村裡幾位小媳婦過來幫忙。
當然來工作的前提還是要簽一份契約的。
古蘭給出的月銀很豐厚,一月一兩銀子。
完全抵得上城裡壯勞力一個月的月銀,有的甚至一個月還掙不了這麼多,幾百文都是很正常事情。
這還是在州城的情況下,要是在縣裡一個月能有五百文,已經屬於收入不低的了。
而幾個小媳婦自從來到古蘭這裡幫工後,回到家裡的腰杆也漸漸挺起來了,當然,這都是後話。
有了她們,李氏和吳氏才算能有喘口氣機會。
由於奶糖製作工藝的複雜,齊衡進貨價自然不能同這村裡人的成本價,古蘭不客氣的直接翻了兩番,一斤二十文。
這些日子,古家可謂是忙的熱火朝天,男人女人就沒有一個能閒下來的,包括古蘭也是。
不僅要監工奶糖,偶爾還有關注豆腐的事情,還要操心孩子們的學習,自己還要抽空練字學習,簡直比大學時還要忙的厲害。
有時候恨不得一個人掰成兩個人用。
這一忙就忙到了年節前夕,交了最後一批豆腐和奶糖,古蘭果斷的拒絕齊衡加貨的要求,準備讓大家休息到臘月十五後再開工。
尤其是家裡的下人們,忙了這麼多日子也是該歇一歇了。
說是歇一歇,其實家裡的活還是要乾的,但比先前忙的腳不沾地比,已經算是很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