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忙碌(2 / 2)

還不止,但凡在開業前五日來鋪購買玻璃的還免費贈送一個琉璃盤子,盤子雖然構造簡單,也沒有商鋪琉璃飾品那麼精致,可畢竟是琉璃呀。

底層老百姓是不怎麼清楚琉璃的價格,但也能從圍觀者的對話中知道這盤子是好東西,再說白送的東西誰不想要。

更彆說本就知道琉璃價值的人群了,於是乎就衝著這個盤子有很多人就心動了,立刻有了興趣。

尤其是各大書院,學堂以及讀書人,都第一時間察覺到了玻璃的好處,明亮光線好,利於學習。

最重要的是,這是與琉璃用同種材料製造出來的,看著就上檔次。

讀書人嘛本就附庸風雅,有些還極為攀比,很快就跟風似的你裝我也裝,就連書院學堂也是。

能在書院讀起書的,除了少數的寒門學子,大多都是家境殷實的,家裡換幾塊玻璃還是能換起的。

幾乎是一日之內雲州城內就興起了一股玻璃風。

齊家商鋪也是忙的底朝天,光是外跑的夥計就請了幾十個,幾乎從早到晚忙的是腳不占地,一家一家的跑,一家一家的安裝玻璃。

僅僅用了半月,故意庫存了一個月的玻璃一售而清,要不是緊急都從作坊裡調來了一批,根本就接不上趟了。

因此,琉璃作坊裡十個玻璃池窯同時開爐,為此又專門請了一批長工,白日黑夜加班加點,才堪堪滿足了商鋪的需求。

而後,果斷又加蓋了幾十座池窯。

也幸虧當時作坊建的寬大,廠房多,不然哪裡有地方建玻璃池窯。

池窯建出來了,也就意味著工人的增加,緊接著又是大批量的招呼。

最初是周邊的幾個村子,後來延續到周圍幾十裡的村子。

由於淩神醫的關係,梨花村也得知了古氏作坊招工的消息,在古蘭的刻意關照下,錄取了不少人。

可以說古蘭在無心插柳之下養活了周邊不少村子的人,尤其是比較偏遠的梨花村和他周圍的幾個村子,大大改善了那裡的生活水平,隻要一提起古東家,這裡的村民們除了感激還是感激。

當然更感激的還有淩神醫,如果不是淩神醫的關係,他們哪裡又能知道古東家這裡招人,又如何能獲得這麼好的工作,大家心裡都明白著呢。

與琉璃作坊的熱火朝天相比,酒坊就顯得平靜多了,大家有條不紊的工作著,每日的除了釀酒就是釀酒,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就已經有不少酒入窖了。

不僅如此,同時還兼顧著葡萄酒,果酒的釀造。

確切說是在酒廠初建成不足半月後就開始著手果酒的釀造,最多的也便是葡萄酒。

為此還專門製作的一批用作釀葡萄酒的櫟木桶也就是橡木桶,在這裡叫做櫟樹。

本來古蘭是想製作出一批玻璃罐用作釀葡萄酒的器具,但想到橡木桶釀造出來的葡萄酒口感更好,便本著試試的心態在村後屬於自己的林子裡尋找橡木。

意料之外運氣還不錯,不僅在林子裡找到了幾個,還在後山上也找到了幾棵。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