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鄭將軍裡發的響銀和房租都交給馮水仙,說還債用。馮水仙推辭著讓他身上留一些,就算在軍隊裡沒什麼花銷,給上官拍馬屁早點升官也是好的嘛。小鄭卻笑笑的阻止了馮水仙的動作,叫人不必擔心。馮水仙覺得,若是每個月都照這個還錢速度,那麼自己收回成本的日子指日可待了。
清明節,全成都成幫結夥去城外墳地祭拜祖宗先人,馮水仙也不例外。約了王家嫂子帶上香燭果品,沒辦法,若是不跟進人,馮水仙真怕自己把自己玩丟在墳地裡麵。臨出城,又碰上圍著小鄭的幾個少年,一樣的目標,便結伴而行。
小鄭娘大家都熟識,便先陪著小鄭祭奠一番。紛紛動手拔乾淨墳頭的荒草,擺上糕餅蠟燭,燒了紙錢元寶,眼瞧著小鄭又悲從心頭起,畢竟幾個月前還是拍著手背囑咐著的母親,如今已然是陰陽兩隔。
要說小鄭幾個兄弟也真夠意思,也陪著小鄭跪倒著磕頭禱告。這個說,大娘在那邊要好好的,小鄭兄弟當兵出息了,有我們兄弟幾個照應著不要擔心,您保佑小鄭平平安安早點升官吧。
另一個說,大娘這是我們店裡的茶果您還說好吃來著,您在那邊躲躲保佑自己幾個兄弟,讓他們早點找到媳婦,早點生個娃吧。
更離譜的是小結巴,那麼小小的孩子跪在墓前說話還磕磕巴巴的,看哥哥們都對大娘有所求自然自己也不能落下,可惜小小的腦袋裡實在沒給自己做過什麼規劃,應憋著斷斷續續的說著,求大娘在那邊看看自己娘親,大娘對自己平日是極好的,在那邊一定也能和溫柔的娘親好,如果可以的話,還求大娘保護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馮水仙覺得自己在這麼肅穆的情景下笑場實在不合適,死死扣著自己手心強忍著。大清明節也算得上去世之人的節日好不好,你們都求人家保佑這個保佑那個不覺得有點過分麼?人家那是去西天,不是去成仙好伐?
好在小鄭娘一向是個脾氣好的,要是換了自己,說不準聽了這些話瞬間就炸毛,掀開棺材跳出來了。什麼都要我做什麼都要我做,乾脆你們躺進棺材裡,我跪在地上乾動嘴乾乾巴巴求你好了。
搖搖頭,實在憋不住吐槽的衝動,和幾個少年知會一聲,便挎著小籃子去尋找自家那幾個墳包。雜草還剛剛冒出一點綠色,馮水仙一邊走著一手是不是從小籃子中取出把祭奠用的糕點往自己嘴裡塞。一邊閒閒走著一邊左顧右盼:
這個墓碑上字不錯,雕琢的不錯,雖然舊了些字跡卻已然清楚。哎呦這家真興旺,地上一堆一堆燒過的紙灰,香火蠟燭不知燒了幾波。相比較前邊這個就比較寒酸了,一個破木板勉強寫著名字,也不知哪個窮人家立的。
找來找去,有些墓碑看著都眼熟了,也不知是走過幾圈。但是自己家墳到底在哪裡啊?迎著彆人探尋的目光,馮水仙心中默默流淚:馮家祖先我對不起你們,這個時候也沒十字路口,可以燒紙直接鬼神快遞業務。終於碰見了好心的王家嫂子,馮水仙還抽搐問自己家墳地這事怎麼說出口,就給王家嫂子拉扯了過去。
“哎呦你怎麼才來啊,是不是先去看你那夫家了?我還不知道你,唉還以為你這兩年總算緩過來了呢,這不還是難受。快去那邊給馮大爺他們上柱香吧,離我這不遠,可不許像以前一樣一跪半天,你這身子不心疼,我還心疼你呢?”快言快語的說著,王家嫂子就把馮水仙往邊上那幾個墳包那引。
馮水仙含著淚也不說話,乖順跟著王家嫂子走。我那是剛塞進嘴裡的小涼糕,被嫂子您嚇的直接吞下去好不好?黏在嗓子裡不上不下難受的幾乎憋死自己,怕丟人不願意說出來,卻隻能強行用口水往下順。等馮水仙隨著王家嫂子所指的那幾個墳包,獨自麵對墓碑,這才使勁捶打著自己胸口,頓著腳把小年糕順到胃裡。
王家嫂子怎麼會知道馮水仙是因為涼糕難受,怕打擾馮水仙禱告,遠遠站著瞧。還和王大哥感歎著:馮水仙真是個孝順的,你看她難受的捶胸頓足的樣子,唉唉,天可憐見的,怪不得爺爺會托夢回來照看她,我也心疼的很。
結果晚上回城卻遇見了阻礙,城門口堵了好長的隊伍,也不知為什麼盤查的特彆嚴格,還隻許進不許出。有些人著急出城都和守城的官兵吵起來了,胳膊怎麼能擰得過大腿,還是被壓製著乖乖接受盤查。
晚上好不容易回到酒館,留在家照看生意的小德小孩早就幫著看了半天,從幾個喝酒聊天的老酒客嘴裡才聽說,原來今日上午,太子殿下竟然在祭奠先人的時候被人刺殺了,皇帝震怒,立時使了雷霆手段封了城不許人出去,怪不得滿城查問的衙役都多了起來。
乍一聽太子殿下遇刺的消息,馮水仙幾乎不能相信。印象中是有一段城中折騰的很熱鬨,公主殿下因此心力憔悴的,小侯爺也趁機好生安撫了公主殿下,才讓兩人之間的感情又深入一層。尼瑪當時是藏在書鋪偷看書的,沒興趣的地方就一目十行的跳過跳過了好不好?實在是太子殿下背景板的太厲害,讓自己一時大意把他的消息忽略掉。
唯一可以保證的就是太子殿下絕不會在此時被刺死,雖然城中都傳言這次太子凶多吉少,馮水仙卻堅信他沒事,要不然以後逼宮的事情就不會發生了。不過回想著和如今和公主殿下這般親近,上次還抱怨太子殿下不珍惜糧食來著,如今聽說人出事,馮水仙總覺得對殿下有愧一樣。
作者有話要說: 哄哄我高興說兩句唄,滾動
挑錯字也是好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