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誠玉快速行了一禮,抬眼瞄了一眼文夫子。“夫子莫要生氣,學生雖還未能拜讀夫子的文章,可是,這附近有些家底的人家,卻都想進夫子的私塾,可見夫子定是學富五車,且對學生儘職儘責。”顧誠玉說到這兒停頓了一下,見文夫子的麵色稍緩,這才接著往下說。
“可是夫子卻懷才不遇,未能遇見賞識夫子之人,此乃一件憾事。”這句話真是說到了文夫子的心坎兒裡,文夫子的怒容此時都已經轉換成了滿臉的黯然。
“夫子年少得誌,當年的考官必也是知道夫子的名諱和名作的。可是,那考官的喜好,夫子可知?”顧誠玉兜了半天的圈子,先是將夫子誇讚一番,後又引起了夫子的共鳴,這才將話題將將引到正題上。
文夫子回憶起了之前考鄉試的經過。頭年下場時,他的老師還在世,老師就曾勸過他,去托人打聽一番主考官的喜好,可是他卻不屑一顧,他因有了少許的名氣,被昔日的同窗捧著,自然地認為,憑他的才學,還會有不過的道理?可憐他老師隻是開著小私塾的教書先生,也隻是考了個秀才,卻已經年近古稀,哪裡還有什麼人脈去探聽消息?為他四處奔波,卻也隻是徒勞無功。
之後老師過世,就更沒有人再給他想法子了。看著昔日的同窗,有的已經得了主考官的賞識,而後聲名鵲起,隨後步入了朝堂,他的心裡不是不後悔的。可是,後悔已經無用了。
“吾正是當年恃才傲物,聽人吹捧,又因顯露了些才華,有一段時日內,不聽恩師勸阻無心科舉,隻注重風花雪月的詩詞,這才落了榜。這不是正能顯示出我年少成名的弊端嗎?”文夫子回憶過後,還是認為不宜過早顯露天賦,按部就班地學習,才能穩紮穩打。
“聽傳言,夫子當年卻有名氣,可是夫子當年隻注重名聲,當然會被聲名所累。敢問夫子,夫子能將我帶到書房,與我長談,難道不是因為我有天賦嗎?我若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名學子,夫子可還會這麼關注我?要出名,當然要趁早,不然就白白失了好多資源。”
其實他是想說,論一個好老師的重要性。若是拜得一位名師,得了他的悉心教導,再加上人脈的積累,那豈不是比自己摸索著前進要好得多嗎?
可是名師為何會收你為徒?還不是因為你有過人的天賦?
當然,他也不是說文夫子的老師不好,相反,可能夫子的恩師對他是極好的。隻是光有一個好老師確是沒用的,最主要的還是自己能夠把持住自己。前世經曆過這麼多的溝溝坎坎,他已經沒有了少年人的意氣用事,既然選擇了科舉,若是有捷徑能走,而又不違背底線,那他為何要舍近求遠呢?
文夫子見顧誠玉心意已決,也就不再勸。也許這個學生心誌堅定,更懂得如何把握機會。也罷,各人有各人的緣法,隻有吃一虧,才能長一智。日後,他多留心一些就是了,且看他日後到底能走到哪一步。
“既如此,我也不再勸你,望你好自為之。將才沒有給你布置課業,我待會兒還要去乙班,就在這裡教你,前麵已教過的,你回去要經常溫習,以免遺忘,等你將三本啟蒙書籍都背完,且能知其釋義,就能升入乙班了。”
“是!夫子的勸誡學生謹記於心。”顧誠玉見夫子不再提及此事,也識趣地繞過。
ps:書友們,我是九天飛流,推薦一款免費app,支持下載、聽書、零廣告、多種模式。請您關注微信公眾號:書友們快關注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