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試帖詩(2 / 2)

等試卷發下來,顧誠玉將上麵的貼經和策問都先抄在草稿紙上,這樣的題是他最拿手的,將答案順便填上,看起了下麵的試帖詩。

試帖詩的格式為五言六韻十二句,共六十字。

詩題為璧池望秋月,旁邊寫有得“璧”字,這就必須引用典故,後再賦詩一首。其實大衍朝的科舉模式已經在向四書文的體係靠近,這試帖詩雖沒有前世明清時期的八股文要求這麼嚴格,卻也是八股文的雛形了。

看到“璧”字,顧誠玉首先想到了韓非子中的和氏一篇,裡麵有一句“珠怯再投,璧悲三獻”,這個倒是可引為典故。

直到現在,顧誠玉才覺得這首詩是這次科舉最難的地方了,試帖詩占得科舉得分不是很多,隻要緊扣關鍵字,引用出處,按照要求的格式填寫,就算詩作得不出眾,也是能取的,隻是名次不能靠前罷了!

顧誠玉閉上雙眼,想了想,將心中所想寫在了草稿紙上,而後又改了兩次,才覺得成了。

這首試帖詩花了他一些精力,一停下筆才覺得腹中已經唱起了歌。目前為止,所有的題目已經做完,隻需要撰抄上去即可。

顧誠玉將草稿紙和試卷小心地卷好,放在考籃內,拿出今日早上買的饅頭,還有一些醬驢肉,是他爹在他進考場之前塞給他的,肉片都切的薄薄的,將包驢肉的紙包一打開,隻覺得空氣中都充斥著醬肉的香味。

驢肉有補血益氣,滋腎養肝、息風安神的作用,這應該還是他爹天還沒亮去時才有,最起碼他就從未見過。

顧誠玉拿饅頭配著驢肉吃的津津有味,卻是苦了對麵的考生。本來人家也正在吃著饅頭,可是抬頭一看,竟然發現對麵的小考生,正在吃著熟肉,那香味已經飄到他這裡來了,聞得他都要流口水。

再看兩旁的考生,似是都覺得餓了,紛紛拿起考籃內的食物吃了起來。

其實此時已經是午時末了,陸知縣也已經吃過了午飯,他準備到下麵去巡查一番,隻是剛從上麵下來,卻發現大部分考生才開始吃午飯,其中尤以那個小娃吃的最香。咦?還是苗記的醬驢肉?難怪這麼香了。

顧誠玉可不管其他考生的想法,吃飽了喝足了,也就開始寫考卷了。

撫了撫肚子,貌似有些吃多了,下次還是隻能吃七分飽,可能在長身體的階段,他這段時間有些能吃,還喜歡吃肉食。

喝了口水,定了定心神,接著顧誠玉全身心地投入到考卷中,他這次寫得有些快,天色看起來十分不好,顧誠玉怕今日有雨,若是將考卷淋濕,那是哭也沒地方哭了。

陸知縣踱步至顧誠玉身前,見顧誠玉已經開始在寫考卷,大致看了一下他的草稿,試帖詩已經做完。天色有些暗沉,陸知縣看不清詩寫的什麼,隻能等批完閱卷才會知道了。

ps:書友們,我是九天飛流,推薦一款免費app,支持下載、聽書、零廣告、多種模式。請您關注微信公眾號:書友們快關注起來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