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策論上寫的這些,除了水患,你可都有實踐過?”蔣知府對顧誠玉寫的治理水患很感興趣,隻是策論上寫得並不詳細,他還想讓顧誠玉將詳細的計劃寫下來!
“農事這些都是學生家裡實踐過的,知府大人不妨拿些田作為試驗田,如果有效用,就推廣開來,也是百姓的福祉了!”顧誠玉覺得雖然不可能像前世一樣能畝產千斤,可也比原來的一畝一石多要多上兩三倍吧!
“我已經將你寫的策論寫成奏折,呈交給了聖上,如今隻待聖上回話。你要做好準備,可能聖上會將此事交代下來,讓咱們靖原府先行試驗。”蔣知府喝了口茶,潤了潤喉嚨。
“至於水患一事,咱們這裡地處北方,發生水患的幾率小一些,一般江南水患較多。你寫的策略提及的不夠詳細,你心中可有計劃?”
“回大人!關於水患一事,學生並未去過江河堤壩處,隻是根據曆代書籍,自己整理出來的,其中加入了自己的理解,隻是這些都是紙上談兵,沒有實踐,學生也不能保證這些就有用處!”
“你也不必自謙,我倒是覺得你的策論可以嘗試。堤壩就算不是年年加固,可是加固也很頻繁,隔幾年就得大修一次,就是這樣也不能令人放心,還不如在其他地方想辦法。現在上頭還沒有聖旨下來,我們還需再等等!”
蔣知府也覺得不必操之過急,畢竟沒有聖上的旨意,就算他們實行了又如何?他的確想做個為百姓著想的好官,可是他同樣是一名政客。
“若真有如此榮幸能為百姓造福,那學生定是義不容辭!”這樣有好處的事情,他要是不去,那不是傻子嗎?
“你要知道,如果這次的事能夠實行,對你可是有莫大的好處,你考科舉是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做官?隻要聖上記住你,那你今後考中進士做官,自然不愁沒有好的官職!”
蔣知府覺得顧誠玉知進退,也懂得把握機會,這樣的人做了官,必然能很快適應官場。所以,他才起了愛才之心,提點他幾句。
“學生還要多謝大人提攜之恩!”其實蔣大人若是不將顧誠玉的名諱報上去,隻說是他自己想的,顧誠玉也隻能乾看著,他連個秀才都不是,蔣知府根本不必將他放在眼裡。
蔣知府見顧誠玉還挺懂得做人,才故作玩笑地回道:“哈哈!那你可要記得我的知遇之恩呐!”
其實農事倒是其次,可是水患這事兒他必須報上去,就拿挖水庫一說,那必然是勞民傷財,不得到朝廷的允許,他不可私自動用稅銀去建水庫。
“還有一事,你上次抓的幾個賊人,日後不要再提!”蔣知府怕顧誠玉會牽扯上這件事,雖然顧誠玉是把幾人當作賊子抓進來的,可是那幫人如此喪心病狂,是寧可錯殺,也不會放過。
“咦?難道是沒抓到他們的老大?”顧誠玉沒想那麼多,還以為是山匪的老大跑了,怕他會回來複仇,蔣知府才不讓他提。
“那個老大跑了,總之這個事,日後不要對任何人提起!”蔣知府當然不會對顧誠玉說太多,知道的越少越好!
顧誠玉心中思慮,看蔣知府的臉色嚴峻,似是對這件事忌諱莫深,莫非這裡麵還牽扯上了彆的事?那夥山匪的老大跑了,官府卻並沒有懸賞緝拿,而看樣子是打算就此作罷!
這太不符合常理,唯一可以解釋的是,這老大蔣知府他們惹不起,或者說是老大背後的人,蔣知府惹不起!
顧誠玉心中念頭一閃,卻並沒有追問下去。既然是蔣知府都不敢得罪的人,那他當然不能卷入其中,可是顧誠玉不知道的是,這件事他已經參與了,而且日後還會與他息息相關!
ps:書友們,我是九天飛流,推薦一款免費app,支持下載、聽書、零廣告、多種模式。請您關注微信公眾號:書友們快關注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