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牌坊(1 / 2)

“大哥!我那婆娘回來了沒?”顧誠義沒回顧誠禮的話,轉而問起了何氏。

“沒看見牛車回來,二郎倒是回來了!”

“這婆娘,天天不著家,這是不想過日子了?我得去把她拽回來!”顧誠義說起這個,真是怨氣衝天,誰家婆娘一直住在娘家不回來,屋子裡都堆了一層灰了。

“你去好好給她說。哦!對了,小寶考上秀才了,爹說要擺宴席,你明兒可彆亂跑了,得商量商量!”

“啥?這就考上了?”顧誠義驚訝的聲音頓時想起,似是有些不可置信。

顧誠玉沒有再接著聽,他二哥對他沒什麼親情,他考上秀才,他二哥可不會上心。

“小寶!你這次也算是光宗耀祖了,你大伯說了,這次要開祠堂,記在族譜上,還想給你立秀才牌坊,還說要做個牌匾啥的,我也不懂!”顧老爹一說起這個,覺得渾身都是勁兒。

顧誠玉想了一下,好像大衍朝有這個風俗,他目前是這上嶺村唯一的秀才,中了秀才,族裡會給修個牌坊,牌匾也會掛在祠堂。

隻是這樣做的畢竟不多,因為修牌坊和做牌匾花費的可不少,他們顧氏一族都窮得很,連個族田都沒有,難道要族裡每家自掏腰包?那肯定是不肯的。

“不用這麼鋪張,等以後我若是中了舉人和進士,再修這個也來得及。我如今還隻是個秀才,用不著這麼大張旗鼓的。”

其實顧誠玉想的是,族裡不肯出,那肯定得他家自個兒出了。他倒不是舍不得這點銀子,而是他自掏銀錢建牌坊和牌匾,那豈不是貽笑大方?說不得人家還以為他得了些成績,就沾沾自喜呢!

“這可是大喜的事兒,為啥不辦?咱顧氏好不容易出了個秀才,這可是改換門庭的好事兒。”顧老爹見顧誠玉拒絕,當然不肯了。

“爹!這事兒以後再說吧!我這次回來歇上半個來月,就要去府城上學了!”去了府學,可能回家的次數就要減少。

“咋是去府學?不是說縣學嗎?”呂氏一聽府學這麼遠,更舍不得了。

“聖上給下了口諭,我要在府城配合蔣知府搞試驗田,所以舉薦我上府學。”顧誠玉覺得這事兒家裡早晚會知道,所以還是選擇早點說出來,他覺得他爹娘不會喜歡他和蔣知府接觸。

“聖上下了口諭?那口諭是啥?”顧老爹還沒聽過這個。

“和聖旨差不多,就是口頭下旨,沒有寫在聖旨上。”

“你咋還接了聖旨了?這可真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兒啊!就是可惜,沒傳到咱家來,不然咱顧氏可就風光了!”顧老爹高興過後,就有些遺憾。

幾人熱烈討論了幾句,屋子裡隨後靜默了下來,顧老爹和呂氏都沒說話,顧老爹甚至又拿起煙杆子,抽了起來。

“還是咱小寶厲害,真要去府城上學?那肯定比縣學要好得多。”顧婉不知道爹娘和蔣知府的淵源,聽到小弟去府城上學還有些開心,覺得府學比縣學厲害。

“我去府學的話,回來次數就少了,二姐難道不會想我嗎?果然有了孫大哥,就不要我了。”顧誠玉朝著顧婉打趣道。

顧婉被顧誠玉鬨了個大紅臉,從炕上跳了下來,就要去打顧誠玉,“好你個小寶,人家明明是關心你,你卻打趣人家,娘!你還不管管小寶!”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