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孫師兄他們商量好了,打算走水路,好快些到京城客棧落腳。這次眾學子八方彙集,肯定是人滿為患,要是不提前半個月到,肯定找不到客棧的。”
顧誠玉一邊吃飯,一邊將和孫賢他們商量的計劃說了。再說他還打算前往京城探探,買些地段好的鋪子,想將一品齋和聚香樓開到京城呢!
“最近二郎總是陰沉沉的,看著都讓人害怕!”顧婉隨後說起了二郎,二郎縣試倒是過了,可是卻折戩在了府試,本來牛夫子說他今年很有希望的,誰知卻栽了個大跟頭。
顧誠玉也皺了皺眉,二郎的性子似乎越來越歪了,他不會去勸,因為二郎最恨的人說不定就是他了。隻要他存在,似乎就不能消除二郎的恨意。
顧誠玉想起了大郎,大郎連縣試都沒過,在第三場落了榜。大哥雖然失望,可似乎也想開了,並沒有說什麼難聽的話,還是大郎自己覺得愧疚,有些想不開。
“大郎最近情緒好些了嗎?”
“倒是好些了,大郎覺得自己不是的料,他想學個其他的營生做!”顧婉搖了搖頭,大郎的心思根本不在上,隻是好似沒想好做什麼。
顧誠玉這麼聽著,倒是想起了他和蔣知府搞得試驗田,這兩年在周邊的鎮子已經推展開了,顧誠玉倒是能將大郎介紹到蔣知府那去打打下手,畢竟大郎對農業上麵還是有些興趣的,隻是他自己沒發覺而已。
呂氏見一對兒女說完了話,這才插嘴道:“你三哥明兒也不知能不能回來,張氏最近越發懶了,閨女也不好好帶。”
張氏三年前生的是個閨女,呂氏雖然不高興,可是再怎麼說也是她第一個孫輩,她也想經常抱抱娃,就是張氏他們總不回來。
顧誠玉想起可愛的小侄女,臉上的笑容也大了起來,他這次回來,給這個小侄女帶了些吃食和小娃喜歡的玩意兒。可是這麼可愛的孩子,卻有人不喜歡。那就是張氏,因為是個女娃,張氏對侄女算不上好,娃都是喝著羊奶長大的,本來想扔給呂氏他們帶,但三哥不同意,三哥卻是舍不得閨女的。
“娘是想小月了吧?我明兒讓茗硯去接就是!”顧誠玉促狹地笑著說道。
“不過是個丫頭片子,有啥想不想的?張氏到現在也沒給我生個大胖孫子,也是個不中用的。”呂氏被顧誠玉說得有些不自在。
“得了吧!小月來了,也不知是誰整天抱著不撒手哩!”顧婉毫不留情地戳穿了自家老娘的謊言,她娘雖然對生了個孫女不滿,可是也照樣抱小月,隻是臉上板著,讓小月有些怕她。
“對了!你大姑來了,小寶可千萬彆說那豆乾方子是你出的。”呂氏想起了賴在顧喜家不走的大姑子,隻覺得腦門都疼。
“啊?這不過年不過節的,咋回來了?這次沒住咱家?”顧誠玉有些疑惑,按理說顧家院子夠,顧秀不會住到顧大伯家,大姑才不會放過在顧家享福的機會呢!
“她這次可沒功夫住咱家來,她要盯著你大姐呢!”呂氏對顧秀的做法很看不慣,這真是不要臉不要皮了。
顧誠玉一聽,就想到了豆乾方子,不是吧?
“是啊!大姑跑大姐家住去了,還硬是讓大姐將方子給她,大姐一直熬著不肯,這不?就住下了,一連住了十多天呢!”顧婉也插了嘴,連她都不得不佩服她大姑,這毅力也是真堅定啊!
原來山河鎮碼頭來的人又是四麵八方的,淮河鎮過來的人不多,顧喜的豆乾生意也沒傳到淮河鎮去。可是世上哪有不透風的牆,古代傳播的速度再慢,那也不可能一直傳不到淮河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