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天氣這麼熱,也用不著多穿。”葉知秋來到顧誠玉的房間,看到顧誠玉還是和前兩天一樣,穿了三件單衣,遂說道。
“秋日的天氣變幻無常,我看還是穿著地好。最多隻是麻煩些,穿脫一次罷了!要是下雨,突然冷了下來,也沒帶衣裳,冷的吃不消!我倒是無所謂,我不怕冷的!隻是你確定,你的身子能吃得消?”
來了一個多月,顧誠玉覺得京城的天氣格外陰晴不定,還是多穿上兩件靠譜,要是一下雨,肯定很冷。就號舍床板上那一條小被子,隻怕還蓋不住腳。
“誠玉說得在理,還是多穿兩件吧!到時候熱了再脫就是。”孫賢也讚同顧誠玉的說法,他一向穩重,覺得還是防患於未然地好。
到了考場,孫賢他們在彆人看傻子的目光下,淡定地給搜子搜了身,進了號舍。
第二場考的是五經一道,並詔、判、表、誥一道,經義文同要求三百字以上,這和前麵第一場都是大同小異,反正都是破題和承題。
顧誠玉對這些已經熟練得很,他看向了經義題,“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這題出自周易,說的是物與物的交換現象,人們開辟集市,以物換物,互通有無,從事一些簡單的交換活動。
這些並不難,題量還是挺大的,饒是顧誠玉腦子轉得快,想在第三日的中午前交卷,那也要加快速度。
至中午的時候,天氣熱得有些異常,讓人覺得十分煩悶。顧誠玉透過小窗,看了看外麵的天色,覺得可能要下雨了。外麵已經沒有了太陽,天氣陰沉了下來。
果然,到了傍晚,天色昏暗,外麵下起了滂沱大雨。在這之前,顧誠玉已經將試卷和草稿紙這些移到了裡側,以免下大雨時,雨從小窗灌進來,那就前功儘棄了。隻是號舍內昏暗,顧誠玉就算看得清,也不得不點上蠟燭裝裝樣子。
“啊!我的草稿紙”剛下大雨,對麵的考生就大叫出聲,可能之前在專心寫答案,並沒有注意到外麵竟然要下雨了。
顧誠玉朝外探了一眼,發現隻是濕了一角,看來之前寫的隻能重新構思了。還好不是考卷,不然這考生之前都白考了,還得再等三年。
顧誠玉為自己的英明之舉點了一個讚。雨下了大約一個時辰,終於停了下來。可是剛下過雨,天氣轉涼了起來,京城比南方要冷得多,仲秋隻要一涼下來,到了晚上,溫度會急劇下降。
還好他之前勸葉知秋他們多穿了兩件,不然以葉知秋的身板肯定熬不下去。
在另一邊號舍裡的葉知秋雖然還是感覺有些冷,可是他此刻十分慶幸聽了顧誠玉他們的話。那些人之前還在笑他們,這會兒肯定都凍地要發抖。葉知秋將床上的被子裹在身上,隻覺得暖和了許多。
十五日為第三場,第三場考的是策論五道,這個較之前的兩場要難得多。
顧誠玉看向了其中一題策論,如何解決邊境扣邊的問題。
咦?這題很有深度啊!他們隻是書生,還能去打仗不成?不過題目既然出了,那就隻能想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