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包龍井也不稀奇了,隻這包茶葉,您肯定會喜歡。”
和茶葉配套的是一套茶具,這是紫砂壺,顧誠玉又吩咐茗墨將另一個包袱拿來,這是檀木的茶盤,顧誠玉準備將這一套茶具送給文夫子。
原先文夫子的茶盤是實木的,他之前過來時,看到下麵裂開了一條縫,文夫子一直舍不得丟,還說碰不上好的茶盤。那茶盤配的是一套白瓷的茶壺和茶碗。
顧誠玉覺得,煮茶還是用紫砂壺地好。自那次看到裂了縫的茶盤後,他就想給文夫子換上一套茶具。
隻是之前空間中隻有檀木,卻沒有現成的,他也不會做這個,隻能拿了木料,請了京城一個有些名氣的匠人,幫忙雕刻的。
他看了茶盤,做得十分細致。他這一生中,認真教過他的隻有兩個老師,一個是老師梁致瑞,一個就是眼前的文夫子。
雖然文夫子的學問沒有梁致瑞的好,他在文夫子這兒學到的東西不多。但是,他對夫子是有特殊的情感的。
“上次夫子的茶盤不是損毀了嗎?我一直在尋訪一件合您心意的。您看,這一套茶具,您喜不喜歡?”顧誠玉將茶具放在了桌上,微笑著看向文夫子。
文夫子一愣,他不知道顧誠玉是何意。這一套茶具可不便宜,若是遇上了喜歡喝茶之人,隻要有銀子,隻怕千金也是舍得的,這茶盤他沒看錯的話,應該是檀木的。
紫砂的茶壺和茶碗,看著也是精品,這麼貴重的東西,他怎麼能收?
雖然,他也知道顧誠玉如今的家底十分厚實,就禮盒裡的東西,對顧誠玉而言,應該不算什麼。
他還打算等顧誠玉辦宴席的時候,還相等的禮過去。可這套茶具不同,這麼貴重,他可還不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套茶具確實是極品,讓人心生向往之。隻是這套茶具,我卻不能收。”
文夫子沒有再看茶具,而是搖了搖頭,看向顧誠玉的眼神中露出了堅定。
“夫子也覺得這套茶具不錯?學生剛啟蒙時,夫子對我如此關照,還時常勉勵我。學生都銘記於心,這套茶具比起夫子對學生花費的心血來說,不算什麼。這是學生的一片心意,日後咱們相隔萬裡,怕是不能常常相聚,還請夫子收下吧!”
其實對比梁致瑞,顧誠玉覺得和文夫子兩人像知己。古人常說的亦師亦友,怕就是如此吧!
“喝茶喝的是茶,品的是心。沒有好的茶具,一樣能品出百味人生。過於看重茶具的品質,不免落了下乘。就拿我這套喝吧!快將茶煮上。”
顧誠玉也看出文夫子堅決不肯收,也隻好不再勸,心中不免有些遺憾。
他將茶葉包打開,將裡麵的茶葉抓住一把,放入了白瓷壺中。
在顧誠玉剛打開紙包時,文夫子就聞到了一股香味,“香味濃淡適宜,聞著竟然能振奮精神,此確為好茶。”
茶葉是空間產出的,雖然比不上靈茶,可也是吸收了少許靈氣生長的,當然與眾不同。
在煮茶的時候,文夫子問了顧誠玉一些在府學的事,並一些在京城的人文風情。
在兩人談論熱烈的時候,突然,聽到一聲脆響。
顧誠玉趕忙往桌上一看,發現竟然是茶壺裂開了。茶湯順著裂縫流下,到了茶盤上。
茶盤突然接觸到如此高溫的茶水,裂縫竟然更大了些。
顧誠玉和文夫子二人傻眼了,文夫子首先想到的竟然不是自己的茶具,而是那壺快煮好的茶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