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哥說借出去半年就能翻好幾倍,那可是不少銀子呐!借了已經有兩個月了,再等四個月就能拿到銀子。”
顧誠玉聽完暗忖一番,這前幾次像是給點好處,後麵卻像是放長線釣大魚?
“你借出去的銀子,可有給什麼憑據?”顧誠玉就怕何氏和顧誠義在憑據上瞎按手印,兩人都不識字,叫人算計了,也不知道。
“啥憑據?我不曉得,這些事兒都是我大哥幫著辦的,我個婦道人家咋懂這些?”何氏一臉茫然,她都是直接將銀子給了她大哥,讓他幫著去辦的,她隻管到了日子去拿銀子。
“放印子錢自然有一套規矩,你難道沒在紙上按什麼手印?”顧誠玉倒是想起了什麼,也許情況根本就沒他們想得那麼遭。
“沒啊!我都是給了大哥就成,啥按手印不手印的?我大哥到了日子就把銀子給我。”
顧誠玉聽完,覺得她那二千兩打了水漂了。放印子錢的流程一樣沒走,可能是被彆人坑了。當然,也可能是被她大哥給坑了,不管是哪種,隻要何氏和顧誠義沒有簽字按手印兒,這些都做不得數。
至於銀子回不回得來,那就不是他該管的事兒了。
“小寶!這咋說的?”
先前顧萬華借過印子錢,顧大伯知道印子錢,不管是借出去,還是借進來,那都是要有憑據的。哪像何氏這樣的,啥都沒有,要是她大哥不承認銀子是何氏給的,那何氏不是啥也撈不著?
“這事兒不用解決,咱們顧氏可沒放印子錢。”顧誠玉莞爾一笑,人蠢有蠢的好處。
顧大伯立刻明白了過來,接著用看傻子的目光看了眼何氏夫妻倆。
顧誠義一聽兩人這麼說,立時覺得不好,“這是啥意思?那兩千兩銀子回不來了?”
顧誠玉沒理顧誠義的叫喚,讓茗硯去他的屋子裡,將族規捧出來。
“大伯!今日的事,讓我們顧氏丟了大臉麵。”說起這個,大家都忘了還縮在後麵的王月娘,這會兒提起,大夥才想起還有個麻煩未處理。
王月娘的休書,顧家已經拿到了手,隻是怎麼處置她,顧家還沒想好。
顧大伯也是歎了一聲,本來再等上幾日,就能歡歡喜喜地舉辦舉人宴席,沒想到出了這檔子事兒。
“大伯!您是族長!應該知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咱們族裡人口眾多,要是不拿出個章程來,隻怕日後少不得還有這樣的事兒。”
“你說得對!”
顧大伯深以為然,顧誠玉如今可是全族的希望,等三年後的春闈一過,說不定就是官身了。他們顧氏一躍成為了士族,從此改換門庭,再不是泥腿子了。
“我這裡擬定了一份族規,還請大伯過目。說到底,顧氏的興旺,靠我一個人又怎能撐得起?我為大家在前麵披荊斬棘,也希望後麵的人不要托我的後腿。”
顧大伯連忙將族譜拿在手上,一條一條看了起來。
一邊看,還一邊點頭,“嗯!例舉地很詳細。咱們顧氏一族,祖上也沒啥能人,族規那是大戶人家定的。隻如今不同了,這族規倒也要立起來。”
“明兒,我就去開祠堂,讓大夥都來背族規,我們顧氏想要昌盛,規矩不能少。”
顧大伯是一心一意為族裡著想的人,身為族長,他當然要以全族利益為重。
“不!不是明日,就在今日,族規在今日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