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你的肉乾壞了(2 / 2)

“說來也奇怪啊!據說是抄在外袍上的,怎麼搜子沒搜出來嗎?”孫賢也覺得奇怪,他想到了買通,隻是這兒卻不能說,那邊牆角處還有兩個差役看著呢!

“誰說不是呢?唉!叫我說,那些作弊的真是可恨,咱們為了考試,說是懸梁刺股都不為過,他們不努力,就想投機取巧,也太異想天開了。”

一個考生見孫賢他們聊起了作弊的事,義憤填膺地插進來說了兩句。

第三場考的是四書文,顧誠玉聽國子監的博士說過,今年會試可能會改變四書文的格式,較之前的格式更為嚴格,顧誠玉立刻想到了八股。

待考卷發下來,顧誠玉仔細看了眼題目,這是七道題,每道題都有字數規定,短則二百字至三百字,長則六百字。

顧誠玉看了第一題,題目是“維民所止”,這是出自《詩經·商頌》中的一句,““邦畿千裡,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看到“維民所止”,顧誠玉就想起了前世雍正時期發生的文字獄。

還好這個不是截搭題,若是隻寫“維止”,那肯定有很多考生真不知道出處了。

顧誠玉又接著看第二題,題目“王速出令反”。這是什麼題?顧誠玉想了一下,才想起這出自《孟子》中的“王速出令,反其旄倪”。

顧誠玉搖搖頭,剛才還說沒出截搭題,現在就出來了。

還好下幾題比較規矩,一直看到最後一題,這一題隻有一個字“二”。顧誠玉簡直想噴一口血,隻有一個二,誰知道出自哪裡?

看來這場會試的難度在後頭呢!也是,哪可能讓你輕輕鬆鬆過會試?最後一題他可能要花些時間想,他打算先做前頭的考題,最後一題,等其他都做完了再說。

顧誠玉花了兩天時間將前麵的考題都做了出來,輪到最後一題,他開始苦思冥想。

顧誠玉想到了《論語》中出現二的章節很多,到底是哪一個,他還得仔細推敲。

突然,他靈光一閃,接著信心十足地在草稿紙上破題,他覺得這個“二”字是個獨立斷句,“曰: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

這句話出自《論語·顏淵篇第十二》,顧誠玉可以肯定,這絕對是出自這篇,這出題的官員也是夠“二”的。竟然出了這樣的題目,他可以想象,考生們會在心裡如何謾罵。

這幾道題很有些難度,這次錄取三百人左右都夠嗆,不要說最後一道題了,就前麵的也能擋住許多功底不夠紮實的考生。

還好顧誠玉擁有近似過目不忘的本領,不然到了古代考科舉,也難著呢!文章要做得好,還得活學活用,光死讀書是不行的。所以,這就需要閱曆了,難怪古人都喜歡出去遊學。

顧誠玉對麵的號舍是空的,也不由得感慨,那老兄如今是想聞茅廁的臭味,也聞不著了。

天色暗了下來,顧誠玉製作了一半,就將考卷和筆墨收起。他已經做得夠快了,之前的考題已經都撰抄在了試卷上,隻待最後一道題寫完就成。

將蠟燭吹滅,檢查了一番,顧誠玉就脫了外袍趟下。他覺得他身上的衣裳像極了鹹菜邦子,皺皺巴巴地不說,上頭還有一股濃鬱的臭味。

他在心裡給自己打氣,今兒再熬一晚,明兒做完了卷子,他就離開這臭號。真是一日也忍不了了,簡直是對他的摧殘。

尤其那些路過的考生,他就是個隔著磚牆,也能感覺到他們同情的視線。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