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他又拍了拍懷裡的銀票,鬆了口氣。好歹還得了五十兩銀子,這幾的吃喝,還有給孫女看病的銀子,總算有了著落。
等來了京城,才知道京城的繁華。在京城生活,著實不易。他來時二十多兩銀子的家財,這幾都耗儘了。還好來時的船票沒要他付,不然這點銀子就是坐船都不夠的。
想到客棧裡老婆子和大孫子還等著,他腳下的步子就快了些。
等顧長柏走了一段路之後,從顧府角門處閃出一個人影。他看著前麵走遠的顧長柏,也跟著向前走去。腳下不緊不慢地跟著,與顧長柏保持了一段距離。
上嶺村,顧大伯他們正歡天喜地準備給顧誠玉立進士及第的牌坊,還要選個好子開宗祠,將這大喜事兒告知列祖列宗,同時張羅著辦宴席的事。
“長青啊!小寶他爭氣啊!咱們顧家可真是祖墳上冒青煙了。”顧大伯一說起這個,就是眉開眼笑。
這可是狀元哩!小寶這會兒肯定都當官了,是官老爺了。
“族長!聽說小寶這會兒都當上官兒啦?那是多大的官兒啊?”這會兒顧氏族人都圍在了顧家的院子裡,你一句,我一句,討論地好不烈。這不?有人不懂,連忙問起了顧大伯。
“既然是狀元,那一上來就是從六品。從六品懂不?”顧大伯看向族人,這些人好多連大字都不識一個,不一定懂官員的品級。
“那什麼品的,咱們不知道。您就說,比起那知縣大人如何?有他大嗎?”族人不懂什麼品級不品級的,他們見過最大的官就是知縣大人了,自然要拿來作比較。
“當然比知縣大人大啦!”顧大伯也知道大家都不懂,所以並不解釋,隻說大小就成。
果然,大家一聽都炸開了鍋。當然,也讓圍在外麵的村裡人也都大吃一驚。
“沒想到小寶還是個少年郎,那官兒都比知縣大人大了?”一名婦人在顧家的正屋聽到了顧大伯的話,誇張地派了下大腿。
“那可真沒想到啊!小寶他娘啊!就說那些官的娘也能封個官兒當啥的,也不知是不是真的。那後你封了官兒,咱們見著你,是不是還要下跪?哎喲!了不得了。”
另一名婦人也不甘落後,連忙朝著呂氏奉承道。
呂氏被他們說得是眉開眼笑,又在心裡笑她們的無知。
“咱就是個婦人家,哪能當什麼官兒?這叫誥命,也是有品級的。以後也就能得些朝廷給的俸祿,可沒實權的。”
呂氏說完,就聽啞婆婆咳了一聲。她連忙拿帕子捂了嘴角,啞婆婆說她如今成為官太太了,要笑不露齒。剛才她一高興,忍不住就嘴咧大了一些。
“哦!原來是這麼回事兒,咱也不懂這些。反正你以後就與咱們這些農婦不同嘍!”又一個婦人也連忙插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