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檢討見屋子裡人多,也不方便與顧誠玉搭話,隻得再尋了機會再說。
顧誠玉打量了最上麵的那本史書,這是《嘉仁實錄》中的一冊。
顧誠玉翻開來大致看了一眼,是第二十冊,從第六十八卷到七十二卷。這是嘉仁帝登基後二十年來開始編撰的書籍,前頭的想是已經編撰和校勘好了。
他深吸一口氣,《嘉仁實錄》這個他之前在文華閣內見過,還整整讀了兩日。不過,那些隻是前頭的部分,他手裡的想是才剛編撰出來不久。
一套史書有時需要編撰長達數十年,《嘉仁實錄》在嘉仁帝在世時,隻編撰了一小部分。如今慧明帝登基了三十四年之久,《慧明實錄》也跟著開始了,而前頭的《嘉仁實錄》卻還沒有完成。
下麵的書籍都是官員編撰這本史書時用到的書籍,當然這裡麵是不全的,若是找不到,那就隻能去文華閣去找了。
可不要以為校勘很容易,隻要查找錯字漏字就好,這裡頭的內容可是還要核對的。
核對內容就要翻找大量書籍,顧誠玉的活計並不輕鬆。他苦笑了一下,隻有兩日的時間,就算他量豐富,史書裡的內容,他也不一定全部在其他書上翻閱過。
等錢檢討走後,任閣他們就都圍了過來,看向顧誠玉桌上的史書。
“咦?是《嘉仁實錄》第二十冊?這不是早就編撰好了嗎?原來還未校勘?”任閣拿起顧誠玉桌上的實錄,翻了一下,對顧誠玉說道。
“瑾瑜啊!你這活兒可不輕鬆啊!張大人還隻給你兩日的時間,你得抓緊了啊!要是實在來不及,你言語一聲,咱們給你去找書籍!”
劉宗翰也表達了自己的善意,這顧誠玉好似在皇上麵前很得臉,他們不說巴結,交好還是要的。幫著校勘是不可能的,但是給找些相關的書籍還是成的。
“是啊!瑾瑜,你若是需要幫忙,無需客套。”任閣看了眼顧誠玉,對他有些同情,之前是無事可做,現在是來不及做。
閔峰從侍讀邱一學處出來,心情頗為愉悅。邱侍讀與老師關係匪淺,勉強算是他的師兄了。之前邱侍讀考鄉試時,老師正好是他的座師。
邱侍讀進了翰林院,後來老師成了首輔,對他的關照也不少。他今兒從邱侍讀這兒得了一個好消息,讓他的心情不得不飛揚起來。
閔峰與顧誠玉的狀況不同,他自進了翰林院,比顧誠玉的日子過得舒爽多了。就算張大人為人正直,對他和顧誠玉這樣張狂的看不上眼,可是架不住下頭的官員關照啊!
閔峰背後是首輔夏清,背靠大樹好乘涼,因此閔峰的日子過得頗為滋潤。就算張大人知曉了,也隻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閔峰邊走邊在心裡暗笑,就算顧誠玉是狀元又如何?是從六品又如何?進了翰林院,還不是日子過得不如他?
顧誠玉就算有三個身居高位的師兄,也抵不過他老師一個人。得罪了他的老師,想在官場上混得如魚得水,那是想都不能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