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寫的序目六位尚書大人還是滿意的,隻待首輔大人看過,就能呈給皇上。”基本上呈給皇上,皇上是不會反對的。
張亥也聽說顧誠玉和首輔有些過節,因此也沒說這是誰寫的。若是皇上因此事召見他,他就直接向皇上表明。
可若是首府大人要攬了這差事,他就隻得和首府坦白。
顧誠玉一聽到夏首輔,就擔心那老匹夫一看是自己寫的,就會將這序目駁回。可不要以為人家是首輔,肯定不屑乾這種事兒。
倘若夏清沒有閔峰這個弟子,也許還對著個小小的功勞看不上眼。
可是如今閔峰也進了翰林院,還屈居在他之下,這師徒兩人又怎會甘心?說不得閔峰正摩拳擦掌,將魔爪伸向了翰林院侍讀的位子。
顧誠玉這兩日已經聽得任閣他們議論,侍讀學士的位子,很可能就是邱一學的。
邱一學是侍讀,升一級十分正常。可是邱一學與夏清頗有淵源,聽說這段時日對閔峰十分照顧。
夏清到時候給吏部遞個信兒,閔峰到時候尋個機會,連升兩級也不是不可能。
這就是背靠大樹的好處,這麼小的官職調動,也不會讓皇上對此事關注。
原本顧誠玉對這個侍讀的位子沒什麼想法,翰林院這麼多的老資曆,也不可能輪得到他。可是,這個官兒也決不能落到閔峰頭上去。
他本人對閔峰沒有多大的成見,之前都是在文會鬥文采,大家都是文人,這十分常見,顧誠玉並不放在心上。
可誰叫閔峰是夏清的弟子呢?老師早就與夏清水火不容了,所以顧誠玉和夏清一脈也沒有言和的可能。
更不要說,那次會試名單,夏清想將他拉下來,這就是毀人前途的深仇大恨了。再加上皇上想找人與夏清分庭抗禮,他更是要站在夏清的對立麵。
所以,閔峰決不能升官兒,起碼不能升得比他快。讓夏清少一個臂膀也是好的,顧誠玉能省事兒許多。
“能為大人分憂是下官的分內之事,序目能派上用場,也是下官的榮幸。”顧誠玉對於序目一事,倒不是那麼看重,他自認也不算是什麼大功勞。
其實顧誠玉還是習慣用前世的思維去判斷,這樣詳細的序目最起碼能給大衍朝的書籍帶來一場改革。
張亥見顧誠玉不驕不躁的態度,心中十分滿意。隨即又給了顧誠玉一本實錄,並囑咐他最遲四日內,將之校勘完畢。
顧誠玉聽完鬆了口氣,還好沒讓他再兩日校勘完。不然,他都要覺得以後暗無天日了。
從張大人處出來,顧誠玉又帶著一摞書籍和實錄回了辦公處。
下晌張亥帶著序目去了夏首輔處,雖然皇上讓六部總領,可是夏清身為內閣首輔,自然也是要過問的。
他縱使對夏清的行事看不慣,但也不得不承認,夏清玩弄權術是一把好手。
“下官見過首輔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