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仕康連忙大呼,“皇上,一個月也太短了,咱大衍朝大大小小的茶場和茶園多得數不勝數。隻給一個月,怕是在路上花費都不夠,臣根本來不及啊!”
他苦著臉,一個月肯定不成的。
皇上麵色有些沉了下來,“朕難道是叫你每家茶園都要記錄?動動你的腦子。”
沈仕康聽得皇上這句話,卻鬆了口氣。他當然不可能一個一個地去找,可是皇上不說,他又怎敢做作主張?
這會兒得了準話,他自然是拿著雞毛當令箭。到時候,說是來不及,拖延些時日,或是少查上幾家,那皇上就是怪罪下來,他也能哭訴幾句。
“臣遵旨!”
顧誠玉清了清嗓子,隨後又說道:“皇上!微臣還有一事,請皇上容稟。”
顧誠玉這話,讓在場的官員都皺起了眉頭,這還有完沒完了?
被茶稅一事又耽擱了一個多時辰,此時有些大臣腹中都饑腸轆轆了。本來事情到了這,就應該散朝了,誰想到顧誠玉又要出幺蛾子。
皇上不由得來了幾分興趣,“但說無妨!”
“皇上!微臣覺得本朝的鹽稅也能和茶引一般,引用鹽引,這樣販賣私鹽的現象就能比原先少許多。”
顧誠玉也是在剛才想到的,若是能引用鹽引,讓鹽商以金銀購得鹽引,得到官府的支持,到各地販賣,那豈不是比現在的鹽稅簡便許多?
皇上聞言,也坐直了身子,同時開始心中思量此事的可行性。
沈仕康也在思索,他倒是認為若鹽引和茶引同時實施,這樣他們官員會省事兒許多。且如此一來,那些鹽商為了自己的利益,還能帶動起朝廷的鹽稅,這叫互惠互利。
三皇子不得不再次看向顧誠玉,他有些不敢置信,世上怎可能會有這般聰慧精明之人?
難道顧誠玉背後有人在給他支招?他對顧誠玉能接二連三想到稅法的改革,簡直是不可置信。
夏清皺了皺眉頭,顧誠玉今兒出的風頭不小。經過今兒的朝會,怕是更得皇上的器重了。他再想給顧誠玉使絆子,就沒那麼容易了。
“父皇!兒臣以為此事可行。若是茶引實施過後,成效頗豐。那鹽稅改革之後,好處也不會少。”
三皇子這會兒心中有個主意,此人如此機敏。若是能成為他的派係,那他豈不是如虎添翼?
就憑顧誠玉今兒提出的茶稅和茶馬互市,就足以讓他側目。更不要說鹽引了,他覺得此人真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因此,他決定在父皇麵前為他幫襯幾句,給顧誠玉一個人情。
有這般心思的,可不隻有三皇子。就連大皇子那樣高傲的性子,對顧誠玉也是刮目相看,期間看了好幾眼。
他之前一直聽四弟說顧誠玉的文采好,可是他卻不知道顧誠玉對朝政一事,也十分在行,這讓他不由得起了招攬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