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章 棉花(2 / 2)

“那也是大人您深得皇上看重的緣故,咱大衍朝就沒有這麼年輕就成為狀元郎的。您的詩作下官也拜讀過,已能與古時的子健相比肩。”

李庸之前就已經打算好了,要好好抓住這次機會。顧誠玉這般受皇上看重,前途不可限量。

也不知這顧大人是什麼派係的,他可要好好探探口風。

若真能搭上顧誠玉這條船,說不定還真能在三年後升一升。

“李知縣真是太過譽了,本官又怎能與子健想比?”顧誠玉一看李庸的模樣,就知道對方想站到自己的陣營裡來。

顧誠玉對這些並不排斥,在官場上結成同盟,抱成團是再正常不過的。

皇帝年邁,他不得不為自己打算,有自己的派係才是明智之選。

不過,這個李庸也不知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性子。若是做人不擇手段,他還真不敢用。再說他現在的官職還不高,想要將李庸收為己用就有些勉強了。

顧誠玉一麵應付著李庸的恭維,一麵在心裡做著打算。

隻幾個呼吸間,顧誠玉就決定還是再等等看。

最起碼得先了解了這個李庸的秉性再說,若自己能在三年內再升一級,那這些都將不是問題。

“聽說李知縣原本在豐慶府的前渠縣任職,那裡地處邊關,日子艱苦,但李知縣卻為百姓做了不少實事。”

顧誠玉倒不是睜眼說瞎話,他之前已經叫人打聽過。

這個李知縣在當地的口碑不錯,貪官應該是不可能的。

說到這裡李庸皺著眉頭歎了口氣,“那裡百姓的日子苦啊!土地貧瘠,百姓們就連溫飽都難以解決。”

顧誠玉和朱龐聽到這裡也沉默了下來,不能種糧食倒是事實。不過,豐慶府不是能種棉花嗎?

“李知縣,豐慶府的土地不是適合種棉花嗎?”

最主要種植棉花的地方還是在豐慶府一帶,從豐慶府運過來的棉花就加重了成本,因此棉花的價錢不便宜。

再說顧誠玉查閱了許多資料,棉花的產量並不高,得防止蟲害。且還難以取種,投入的人工卻是不少,這是個需要解決的難題。

自古以來,被剝奪的隻有百姓。

彆看其他州府的棉花和棉布賣得貴,豐慶府的百姓們靠著棉花卻依然吃不飽。

那些商賈收購棉花價錢並不貴,因為從豐慶府運往各州府的成本不小。

棉花的產量低,田地還要交稅,這就和他們這裡種糧食一樣。雖然交了稅,可剩下的就隻能填肚子。

但豐慶府種植棉花得多,根本不能填肚子。種植糧食更沒有產出,隻怕連田稅都要交不起。

顧誠玉見李庸這擔憂的模樣不似作假,看來也是個能為百姓著想的官員。

隻是他自己的前程更重要,但凡有能耐離開那個地方,顧誠玉相信很少有人能做到留在那裡繼續為官。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