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知秋說起這個,臉上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你放心,我姐他們是實在人。從昨兒回來就在學了,晚上還學到很晚呢!你府上陳管事給找了兩個鋪子,都在鬨市口,位置不錯。”
葉知秋說到這兒,臉上又露出了猶豫之色。
“怎麼?可是銀子不寬裕?我先借你就是了。”
顧誠玉還以為葉知秋是為銀子犯愁,這鋪子就差臨門一腳,顧誠玉自然得幫忙。
“倒不是,我那還是有點積蓄的,不夠我也不會跟你客氣。我隻是在猶豫租小的還是大的,大的位置比小的要好些,就在南邊的一條街口,那裡還有一家小酒樓。小的也不錯,旁邊是個胭脂鋪子,就是要稍稍靠裡一些。”
顧誠玉翻了個白眼,“這還用考慮?自然是租大的了。你放心!這營生虧不了。”
葉知秋見顧誠玉一下就洞穿了他真正猶豫的原因,也覺得十分不好意思。
“鋪子快些開起來,到時候我找同僚去給你捧場。”
串串香的價格比較平民,應該會受到百姓的喜愛。
兩人又就鋪子的事討論了一番,馬車終於停在了宮門口。
“你派人將從靖原府帶來的禮都送到各家府上,按我昨晚列的單子送。”顧誠玉對著茗硯吩咐道。
不說老師和大師兄他們,就是這段時日認識的同僚和上峰,他也備了一份禮。
這都是官場的慣例了,每個回鄉的官員都會這麼做。
所以,顧誠玉回來的時候,這些禮品占了行李的一半空間。
顧誠玉進了翰林院,就與葉知秋分開了。他得先去銷假,這會兒也不知張大人有沒有來應卯。
“下官拜見顧大人!您是昨兒回京城的嗎?”
錢檢討才剛到翰林院,一見到顧誠玉,就露出了欣喜的表情。
“是啊!昨兒回來的,不知張大人可在?”顧誠玉朝著窗子掃了一眼,並沒有發現張大人的身影。
“張大人已經來了一會兒了,下官去給您通報一聲。”
說完,錢檢討就行了禮朝著屋內走去。
顧誠玉沒等多久,就聽到張亥在裡頭喊進去。
一進屋子,他發現張亥竟然爬在梯子上,似乎正在找什麼書籍。
張亥的屋子裡書籍不少,有些是他平日裡常用的,還有些應該是要校勘的史書。
“下官拜見張大人!”
“回來了?這次回鄉也有兩個多月了?”張亥抽出其中的一本,慢慢地走下了梯子。
“回大人,一共兩個月零三天!”回來的路程耽擱了一兩日,所以才超出了顧誠玉的預期。
“嗯!編撰會典的事已經開始了,本官之前見你對刑律知曉地較為透徹,你就先從編撰刑部的分卷開始!”
張亥很直接,顧誠玉一進屋子,他也沒多寒暄幾句,徑直布置了任務。
若按照顧誠玉前世之前那個和平年代來說,這簡直就是個工作狂。
刑部?顧誠玉沉思了一瞬,刑部的內容倒也不算太多。
他之前通讀過大衍朝的律法,覺得這活計還算輕鬆。但這是編撰會典,這可容不得一點差錯。
縱使之後會有人校勘,但校勘過後,找著自己的錯處,自己難免要吃掛落。嚴重一些的,肯定還要受到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