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子將目光投向皇上,隻見皇上說了這句話後就沒再言語。
可他望向三弟的眼中,有著濃濃的失望。
二皇子歎了口氣,父皇也是舍不得霍懷忠的吧?隻是麵上過不去而已。
隻可惜三弟連為霍懷忠求情都不敢,讓父皇沒了台階下。
同時,父皇對老三應該是失望的,這樣的行徑未免太自私了些。
“父皇,請容兒臣為霍大人分辯一二。”
“哦?怎麼?你要為霍懷忠求情?”
皇上看向了二皇子,對於這個仁義忠厚的兒子,他往常都是怒其不爭。
可如今再想想,這些兒子中,也就老二仁義忠厚。
若是在太平盛世,有這樣一位仁君,對太下百姓自然是福音。
隻可惜老二少了幾分魄力,若是對上大興那些狼子野心、驍勇善戰的小國,大衍自然是要吃虧的。
“父皇!霍大人也是一時糊塗,念在他為朝廷兢兢業業數十年,還請父皇從輕發落。”
二皇子為霍懷忠求情,有自己的考量。
一是他認為父皇也舍不得,二是經此一事,他相信霍懷忠與老三之間的關係不可能再如此緊密。
老三剛才就等於將霍懷忠棄之不顧了,霍懷忠心中會沒有怨恨嗎?就是從此不再效忠老三也極有可能。
再者老三靠不住,霍懷忠和那些依附老三的官員都明白。
自己為他求情,說不定就能轉投自己名下。
至於老三的側妃,那就更不足為慮了。在家族麵前,嫡女算得了什麼?
對於他們家族來說,到了迫不得已的時候,連嫡女也能被舍棄。
到時候自己不但得了實惠,還得了名聲,豈不是兩全其美?
退一步說,若是霍懷忠還繼續效忠老三,那也無礙。
反正這兩人之間不可能毫無隔閡,相互猜忌在所難免。
自己隻是向父皇求情幾句,這樣的交易不虧。
若是父皇不想饒過霍懷忠,那也就是丟了兩句話的事兒。再不濟也是被罵上幾句,反正合算得很。
二皇子剛才就在心裡將這事兒給權衡利弊了一遍,確定可行,這才開了口。
他不得不謹慎,畢竟他不是一個人。不然連累了母後和依附他的一眾官員,自己可真是個罪人了。
殿內眾人聽了這話,都麵色各異。這霍懷忠是三皇子一脈的,這已經十分明顯了。
二皇子為何為三皇子的人求情,這真是匪夷所思啊!
眾人麵麵相覷,覺得太不可思議了。
就連大皇子心中都在安安嘲笑老二傻子,冒著被父皇怒斥責罰的危險,竟然為了老三的人求情?
這不是被腦子被驢踢了是什麼?簡直是愚不可及。
老二慣常憐憫這個,可憐那個,難道就是為了表現自己的仁義之心?
大皇子也不是沒猜到二皇子的用意,他懷疑二皇子想拉霍懷忠入夥,隻是這人他卻看不上。
不管老二是大仁大義也好,假仁假義也罷!他對原本依附老三的人不太看好。
不過先前他是不打算插手的,可現在他卻不能讓老二既做了好人,又得了實惠。
霍懷忠原本晦暗的麵容聽到這番求情,立刻迸發出了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