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他不在翰林院待滿三年,日後皇上或新皇、夏清他們以此為由阻止他入內閣怎麼辦?
這可不成啊!
“皇上!微臣才剛入翰林院沒多久,就被調離翰林院,這怕是不妥吧?”
顧誠玉有些為難,他試探地問道。
“怎麼?你不願意去大理寺?”皇上雙眼微咪,麵色也沉了下來。
顧誠玉知道自己有些不識抬舉,可是為了日後的首輔之位,他隻得硬著頭皮回道:“其實這事兒不急,等有了空缺,皇上您再想著微臣就是了。”
皇上沉默良久,“朕乃是金口玉言,承諾過得自然不會變卦。既然你不想去大理寺,那就先在翰林院待著吧!”
顧誠玉鬆了口氣,雖然皇上沒再提升官的事。可是他知道,若是翰林院一有空缺,皇上肯定會兌現承諾的。
“茗墨,先去尹大人府上。”
顧誠玉剛散職,正準備去老師府上,和老師說說姚夢嫻的婚事。
可他想了想,他離開京城也有快一個月了,還是先去大師兄那兒了解一下朝堂的動向再說。
“你可算是回來了,此次去河間府,竟然快一個月了。”尹坤看著顧誠玉歸來,也是欣喜不已。
“這次算是事趕事,還要多謝大師兄在京城張羅。不然,我搜集到的罪證也不能直達天聽。”
顧誠玉笑了笑,這次也是多虧了尹坤。
陸琛有詹遠侯府撐著,自然也不用擔心。遠在河間府的時候,就將那些罪證送到了京城。
而他若不是得了尹坤幫忙,那自己的動作勢必要慢上一步。
“沒想到你這次去河間府,竟然辦成了這樣的一件大事。這次的案子牽連甚廣,說不定接下來京城還有一番大變動。”
尹坤的麵色嚴峻,也沒和顧誠玉再寒暄,而是將朝堂的動向給顧誠玉解析了一遍。
顧誠玉有些訝異,河間府的案子竟然有這麼大的影響力?
難不成京城有不少官員都參與了?沒想到牽一發動全身啊!
他若不是官職低,說不定還真就是大功一件,升官發財不在話下。
“京城有很多官員都牽扯進去了嗎?那皇上這次可能會有大動作了。”
顧誠玉首先想到了立太子一事,他今兒雖然才剛剛去翰林院應卯。但翰林院的氣氛有些凝滯,那些官員都竊竊私語,他也聽了一耳。
皇上就快熬不住了,馬上就要立太子。
“不錯!你才剛回京城,有所不知。這段時日,朝會的時候,有一半以上的官員聯合起來,請皇上早立太子。可皇上遲遲未決,那些朝臣群情激奮,皇上已經快壓製不住了。再者那些言官更是不給皇上留情麵,言辭激烈,仿佛不立太子誓不罷休!”
尹坤為顧誠玉倒了碗茶,隨後看向顧誠玉,也是滿臉愁容。
“您的意思是說,皇上這兩日就會立太子了。那此次河間府的事兒正好給了皇上由頭,說不定會狠狠發落一些人?”
顧誠玉思忖片刻,得出這個結論。隻要皇上心中有了人選,那皇上勢必得將其他勢力壓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