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這話,連澡都不洗,顧誠玉就往床上躺去。
......
“諸位安靜,請聽本官一言!”杭天府府城的城門處,楊朝英扯著喉嚨,向激動的災民們喊道。
“諸位!這是我家大人!你們先彆急,聽我家大人一言!”
一名衙役見楊朝英喊得吃力,連忙幫著安撫起了災民。
災民們看見一名身著官服的男子站在城門口,原本還躁動的心情漸漸平息了下來。
“大夥兒都靜靜,聽聽大人怎麼說。”其中一名老者對著眾人比了個手勢,讓大家安靜下來。
楊朝英朝他看了過去,覺得此人應該是村裡的村長,在村裡頗有些威望。
因為他一開口,村民們果然都靜下來了。
“本官知道大家背井離鄉來到杭天府,長途跋涉,著實辛苦。而到了城門口,卻不得入城門,心中必然焦慮。”
楊朝英的話自然讓災民十分認可,就連剛才的老者都看了楊朝英好幾眼。
“大人!小老兒是村裡的村長,這些都是咱們河村的村民。咱們的難處想必大人也能理解,眼看好不容易到了杭天府,這些差爺卻說有規定,咱們長天府的災民不得進城,咱們心裡慌啊!有的人家一家好幾口人,早已經沒了糧食,急需進城買米糧下鍋啊!”
老者想到一路走來的艱辛,不禁抹起了眼淚。其餘的村民也跟著目露悲戚,他們如今都成了無家可歸的可憐人了。
此時天上還飄著細雨,他們有的人的衣裳已經被雨水浸濕。地上的草鞋也深深地陷入了泥地裡,狼狽得很。
楊朝英打量了一眼全身泥濘不堪,帶著一臉愁苦的災民們,也是深深歎了口氣。
“諸位父老鄉親們,非是本官不讓你們進城,若是咱們杭天府如今也麵臨著同樣的危機。”
楊朝英環顧著四周,看著四周那一雙雙殷切期盼的雙眼,心中並不好受。
“咱們杭天府的江堤也在漏水,已經有好幾日。本官組織河工和百姓正在加固江堤,可想而知,咱們杭天府也並不安全。本官奉勸諸位,再往前走走,去地勢更高的應南府,那裡更安全些。”
楊朝英說這話一部分是出於私心,還有一部分是出於好意。
他說的是實情,然而聽在災民的耳朵裡就不是那麼回事兒了。
他們的臉色沉了下來,還要往北邊走?去應南府?
可是他們手上沒了糧食,家中留存的銀錢在路上也用得差不多了,這樣還能走到應南府嗎?
再說誰知道這大人說的是不是真的?說不得對方就是不肯接收他們這些災民,所以才甩鍋給了應南府。
“大人!您說杭天府已經在加固江堤,那想來應該是沒事的。咱們村的村民也願意和城中的百姓一起加固江堤,這樣速度不是能更快些嗎?更何況咱們無需銀錢,隻需大人給上兩頓吃食即可。”
老者聽了楊朝英的話,不由心中想到了一個主意。隻要能進城,他們付出些勞力算什麼?
而且還能撈上兩頓飽飯,想來這大人應該能同意的。
老者這麼一提議,倒是讓楊朝英認真地考慮起來了。
要是災民能幫著加固河堤,那自然是好的。隻是災民進了城,到底該安頓在何處呢?,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