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殿內官員皆疑惑不已之時,夏清接著便道:“還請皇上看在沈尚書為朝廷兢兢業業的份上,饒過沈尚書一次。其次說到賑災銀兩一事,微臣倒是有些拙見,不知當講不當講。”
說到這兒,夏清不由賣起了關子。
皇上聞言不由精神一震,“哦?夏愛卿有何良策,還不快快道來?”
殿內所有官員都豎起了耳朵,看看夏清到底有什麼法子。這幾日皇上總是暴躁不不已,讓他們都跟著提心吊膽的。
難道還和兩年前一樣,夏清準備讓其族裡再一次大出血?有些官員不無壞心地想。
那次可是交出一百萬兩銀子呢!倘若夏清這次再拿銀子,那想必是要傷筋動骨了。
“皇上!當年顧少卿提出茶稅和改革鹽稅一事,讓朝廷獲益良多,微臣覺得顧少卿在這方麵很有些心得。這次皇上為了賑災銀兩如此為難,不若將這事兒交給顧少卿來辦。說不得顧少卿根本無需皇上您憂心,就能將此事圓滿地解決了,這不是皆大歡喜嗎?”
夏清此言著實有些不要臉,雖然顧誠玉是皇上指派的欽差,且正是為了賑災一事去的。
可剛才沈仕康就說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銀子,顧誠玉拿什麼來賑災?
尹坤聽完著實氣憤不已,這夏清哪裡是想到了什麼好法子,他這是在給小師弟挖坑呢!
“啟稟皇上,微臣有異議。首輔大人的意見,請恕微臣不能苟同。顧少卿遠在江南,在這麼短的時日內,讓他從哪裡湊齊這麼多賑災銀兩?哪朝哪代都未曾聽說過,朝廷的賑災銀兩還需靠欽差自行解決的。這可不是幾兩銀子,這是幾萬兩,甚至是幾十萬兩,誰能拿得出這麼多銀子?”
尹坤出列,義憤填膺地道。
他與顧誠玉是同門師兄弟,同氣連枝,在這朝堂上本就應該守望相助,此刻當然得共同抵禦外敵。
顧誠玉還在江南賑災,朝中就有人給他挖坑,尹坤怎麼能忍?
殿內其餘官員望著夏清的眼神都有些怪異,這夏首輔還真是不要臉呐!這麼多銀子,竟然想全都交給顧誠玉一人解決?
“尹禦史,你也看見了。皇上為了此事正焦頭爛額,夜不能寐。長此以往,皇上的龍體怎能吃得消?顧少卿之前能想到茶稅,想必他也能有法子湊到賑災的銀兩。”
夏清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尹坤,眼中的冷意讓夏清心中一沉。
知道小師弟是惹了夏清的忌憚了,夏清不惜放過沈仕康,也要將瑾瑜拖下水,此事不妙啊!
瑾瑜三年內連升五級,已經讓朝臣們和夏清忌憚頗深。這次賑災一事就是個機會,若是瑾瑜沒辦好這次的差事,就算皇上想保住瑾瑜,可那些朝臣會放過瑾瑜嗎?
尹坤抬頭看了一眼皇上,他驚慌地發現皇上竟然在垂眸沉思,好似真的在考慮夏清的提議。
“啟稟皇上!這發放賑災銀兩原本就是戶部的職責,與顧少卿何乾?”
蔣明淵自然也不能眼睜睜地看著有人背後算計顧誠玉,滿朝上下這麼多官員,竟然什麼事都想壓在顧誠玉一人身上。
凡事都讓顧誠玉想辦法,那要他們這些官員何用?難道滿朝文武百官都抵不過一個顧誠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