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隨從看著帖子惶恐不已,這可是欽差大人,竟然會給李氏送了帖子,真是奇哉怪哉!
李氏少東家也正奇怪著呢!他們李氏祖上也就是個不大不小的商賈,到他這一代,因為夏氏的打壓,比之前已經衰落了不少,在杭天府根本就排不上名號,這帖子怎會送到這裡?
“少爺!這段時日,城外的災民沒了糧食,欽差大人該不會是把主意打到了咱們李氏頭上吧?”
少東家被隨從這麼一提醒,心中頓時一驚。
“你出去打探打探,看看還有誰家收到了帖子。我去尋父親,找父親相商。”
少東家搖了搖頭,隨後便吩咐道。
兩日時光一晃而過,今日杭天府府衙後院熱鬨非凡,居然還辦起了金秋賞菊會。
院門前賓客雲集,往日雖然不至於門可羅雀,可也從來沒這般熱鬨過。
夏鴻基坐著馬車到了府衙後院的角門,這才撩開簾子看了一眼,不想卻被眼前的盛況給嚇了一跳。
他咬了咬牙,額頭青筋跳了跳,他被顧誠玉給耍了。
原本帖子中說是想邀他共度金秋,他則理所當然以為隻請了他們夏氏。再者最近因為囤積米糧之事,他沒少操心,並沒有在府中多逗留。
因為莫名的自信,夏鴻基更沒有讓人去打聽。以至於今日被這一景象,搞了個措手不及。
顧誠玉坐在花廳的上首,一身淡紫色的圓領絹紗長袍,襯得他身姿飄逸,玉樹臨風。
頭戴赤金鑲珍珠發冠,上頭最顯眼的一顆東珠,足有食指指甲這麼大。上頭所鑲珍珠顆顆圓潤有光澤,端得是貴氣逼人。
此時顧誠玉正與身旁幾位富商談笑風生,席間胡茂深與楊朝英等官員皆在,場麵之隆重,讓在場的所有商賈心裡都打了個突。
李氏少東家李玉環早就到了,他們李氏如今也就還頂了個商行的名頭。其實名下隻有兩家米行,三家綢緞鋪子,再加上一家酒肆,這對在場的那些富商來說,隻能算是末流。
父親分析過,因為江南富庶,富商也多。隻杭天府一個府,粗略算了一下,不下十位。
這都還是極有名頭的,生意已經做到了其他州府,家裡富得流油。其餘名頭不算響亮的,自也不必再說。
因此他們李氏在其中也算不得什麼,來了也是做個陪襯。所以李玉環便放心地來了,且還早早地就坐在了屋子的一角。
一個小小的李氏商行,自然是不敢晚到的,放眼望去,也就隻有夏氏能有這樣的底氣了。
他們李氏背後無人撐腰,隻是和前任同知大人關係不錯,前兩年那位調走了,他們李氏的日子也就越發難過了。
再加上父親之前身子一直硬朗,半年前卻突然中了風,如今還躺在床上半身不遂。他倉促地接過家裡的攤子,身心俱疲不說,李氏商行的處境也是雪上加霜。
不是沒想過攀上這任知府大人,隻是無人引薦,一直尋不到機會。之前投了好幾次拜帖,全都了無音信,他們李氏也漸漸冷了心,不再這上頭花心思了。
今兒他算是帶著父親的期盼來的,若是能在知府大人麵前露露臉,攀上關係,那自然再好不過了。
至於欽差大人,他是想都不敢想。兩位欽差的官職都不低,但欽差是什麼身份?
聽說還都是皇上跟前的紅人,他們這樣的小商賈哪裡高攀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