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夏鴻基是夏氏的分支,派到杭天府打理生意的,代表的就是他們夏氏。
......
一對人馬浩浩蕩蕩出了京城的城門,在官道上疾馳著,隊伍中間那十口鐵皮包邊的大箱子十分惹人注目。
“清泉!”低沉的男聲從馬車內響起,一名玄衣男子立刻騎馬走至那輛馬車前。
他低頭沉聲問道:“大人,可是有何吩咐?”
“將這家鏢局的鏢頭喊過來!”
“是!”清泉應了一聲,驅馬向前走了過去。
馬車內的男子闔眼靠在了車廂的後壁上,顧誠玉!上次讓你得了便宜,這次自己怎麼也要找補回來。
這次他就盯緊了顧誠玉,不信沾不上好處。男子嘴角上揚,對這次的江南之行不由期待起來。
......
“大人,這次商賈們捐的銀子核算出來了,總計二十一萬八千兩!”茗墨將賬簿遞給了顧誠玉,請顧誠玉過目。
顧誠玉頷首,接過賬簿,大致瞄了一眼,之後便將賬簿扔在了書案上。
茗墨辦事,他還是放心的。隻有入賬,沒有支出,這賬也沒法作假。
雖然應南府的江堤還成,暫時還用不著加固,但顧誠玉另有打算。
應南府在天椏江的上遊,彙入的支流尤其多。顧誠玉是打算將支流截出一部分改道,以此來減輕下遊江堤的負擔。
且應南府作為大衍朝幾大重要產茶地之一,往來的商賈多不勝數。這般繁華的地區,光靠天椏江往來,確實十分吃力。
因為江南還是大衍朝的糧倉,並且江南的絲綢和瓷器也十分有名。
更不用說靠近應南府的蘇南府,還分布著大大小小好幾個鹽場。可想而知,江南有多富庶。
顧誠玉嘖嘖兩聲,難怪那些下放的官員都削尖了腦袋,想往江南這裡鑽。
這麼富庶的地方,不要說三年任滿,就是一年,也能撈上不少銀子。
隻可惜這些年朝廷沒有對江南等地的優勢徹底利用起來,導致朝廷國庫空虛,商賈們也沒得到多少利益。
雖然這裡臨靠天椏江,商賈往來通常都是走水路,但北邊的商賈往來卻十分不便。
顧誠玉的想法是將北邊到江南的官道再修一修,這樣更利於江南的經濟發展。
其實道理很簡單,不投入,哪裡來的收益呢?要想富,先修路,這是恒古不變的道理。
當然,這不是個小數目,說不得就得花上幾百萬兩,而朝廷現在哪裡拿得出幾百萬兩?
所以顧誠玉的打算是先修一部分,以後有機會再修便是。
反正那些災民都是要安頓的,每日無所事事就容易滋生事端,還不如安排那些青壯年的勞力去修路。
以工代賑向來是解決如何安頓災民的好法子,災民既填飽了肚子,還能得些銀錢。
拿了銀子買糧食,那家裡的老弱婦孺也不至於餓肚子了。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