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李郎中用不了多久就會回靖原府,也幫不了侄女兒什麼忙,隻能讓熾兒幫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那我以後抓藥就來這裡。”姚夢嫻倒是沒想讓醫館幫忙,就是想照顧一下姑丈徒弟的生意。
“姑母剛才說,顧大夫的兄弟在朝為官,可是顧瑾瑜顧大人?”
姚夢嫻突然想起李郎中的徒弟姓顧,再加上顧大夫的年紀並不大,那年紀輕輕在朝為官的,是顧誠玉的可能居多。
“就是他,怎地?你們認識?”姚氏覺得有些奇怪,可是她剛說完,就恍然大悟。
“難道他的老師就是你的外祖梁首輔?”
姚氏和李郎中到上嶺村定居之後就沒離開過,後來聽說顧誠玉拜了一位從京城來的大儒為師,隻是他們並沒有過多關注。
他們也不知道梁致瑞曾經在靖原府的府學教書,這天下如此之大,可有時候卻又偏偏這麼小。
“外祖父早就已經不是首輔了。”姚夢嫻落寞地回道。
“唉!這事兒我來到京城之後也聽說了,如今的首輔竟然成了夏清。”
姚氏也不無感慨,難怪侄女兒在國公府的日子不好過。
若是梁老太爺還是首輔,國公府那些人怎還敢欺負於她?
她望著侄女兒娟秀的眉眼,突然有了一個想法。
“那顧誠玉倒是個有能耐的,雖說出身差了些,可年紀輕輕已經是正六品了,將來的前程應該差不了。”
她雙眼盯著姚夢嫻的麵龐,心中有了打算。
“外祖父也常誇顧大人有能耐,為人坦蕩,對他們也是極為孝順的。”
說起顧誠玉的為人,姚夢嫻也不禁點頭稱讚。
她外祖父能得如此佳徒,也暗地裡常言乃是三生有幸。
有了顧誠玉,對於日後外祖父和外祖母的生活,她也不太擔心了。
人常說養兒防老,外祖家隻剩下一個姨母,原本她還是十分擔心外祖父他們。
可如今有了顧誠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外祖父和外祖母的後半輩子也算有了依靠。
至於她,她自嘲地笑了笑。
一個還要靠著外祖家才能自保的閨閣之女,後半輩子更是風口浪尖上漂泊的浮萍,外祖家哪裡能靠得上她?
“你那繼母,可是京城人士?”姚氏想起了侄女兒的繼母,也不知大哥後來娶了誰家的女兒。
“我繼母是蘇南府人士,柯氏原先祖上也是名門望族,隻是如今有些落敗了。繼母這一房是分支,咳!下一輩就出五服了。”
姚夢嫻就柯氏的出身說了幾句,神情有些尷尬。
“什麼?父親怎麼可能同意這門親事?柯氏還能算得上名門望族?這在百年前還好說,可如今的柯氏是個什麼模樣?且你繼母這一脈還是分支,出了五服那就是尋常人家了。”
姚氏簡直目瞪口呆,這樣的出身給國公府做長房宗婦?說柯氏興旺,那都是前朝舊事了。如今早已改朝換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