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誠玉沉吟了一番,“薛老伯的提醒本官心裡明白,但本官身為朝廷官員,既然碰上了,且還知道當年的事另有隱情,又怎能不追查下去?難道你不想讓真相大白於天下,還你們薛氏一個清白嗎?”
顧誠玉剛進翰林院時,有一次被分配到文華閣去整理書籍。
當時他翻到了薛氏滅門案的野史,其中的記載與史書上有很多地方不同。
他對此事產生了興趣,日後便專門翻閱了相關書史集記載。甚至借著編撰會典一事,還翻看過卷宗。
薛淼,原名薛皓貴,乃是薛皓禎族中未出五服的堂弟,在族裡行七。
顧誠玉知道得這麼清楚,那是因為薛皓貴一直借住在薛府,為薛府打理生意。
薛皓貴爹娘早逝,跟著族學讀了幾年書,卻沒什麼天賦。
後來薛皓禎見他十分機靈,又是堂弟,日子過得甚是清苦,便請他為薛府打理生意。
薛皓貴常代表薛府在外行走,薛皓禎父子當年勢力又如日中天,彆人自然給薛皓貴幾分顏麵。
因此京城有許多人都認識薛皓貴,知道薛皓貴在薛府的地位不低。但抄家之時,朝廷卻並沒找到薛皓貴。
後來聽說薛皓貴是知道薛氏大廈將傾,卷了薛氏很多銀錢逃跑了。
還有的野史上記載是得了重病死了,反正沒個準確的答案。
所以顧誠玉猜測,這個人或許還活著,且還是勾結外邦案的知情人。
顧誠玉一直認為這其中有很大的隱情,隻可惜他看不到三司的詳細卷宗。隻是憑史書上的記載來看,其中的疑點不少。
“此案已經過去十七年了,如今薛氏早就不複存在。既然顧大人不畏強權,那小老兒便將這事兒和您說說。但小老兒所知也有限,還請顧大人諒解。”
顧誠玉比了個手勢,讓薛淼坐下說。
“咱們薛氏也算是書香世家,堂兄薛皓禎乃是嘉仁帝時二十八年的探花郎,為官二十三年,被降罪前曾官拜內閣首輔。其子薛世謙剛及弱冠,便中了進士,自此薛氏一門雙進士出身,一時間風光無兩。”
薛淼沉浸在了自己的回憶中,眼中還閃爍著自豪的光芒,這就是他們薛氏。
“堂兄官拜內閣首輔之後,在朝中的權勢如日中天。就算是如今的夏首輔,亦有不及。隻可惜好景不長,薛氏剛享受了數十年的榮耀,便天降橫禍。朝中傳出堂兄通敵賣國,與大興有勾結。”
說到這裡,薛淼的情緒便激動起來。他眼中滿含憤慨之色,雙手緊緊握拳。
雖然已經過去了十七年,但他依然記憶猶新。
“是誰揭發的?”顧誠玉問出了最重要的一個問題。
“誰?不正是現任的首輔夏清嗎?”薛淼臉上的仇恨讓茗墨他們都嚇了一跳,這還真是血海深仇了。
顧誠玉聽到此言毫不意外,夏清在朝中的權勢不小,這和他狠辣的手段離不開關係。
“不止是他,當年參與的人有不少,其中還有前首輔梁致瑞。”,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