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九章 頂罪(1 / 2)

()

這次倒是出乎了顧誠玉的預料,這確實是一封絕筆。然而血書的主人卻不是夏清,而是夏清的弟子張朔。

顧誠玉驚訝過後,便仔細查看了血書的內容。

“臣有罪!

罪臣早在十年前就已經投靠大興,那時罪臣剛升任刑部郎中。當年大興之人找到罪臣,以金銀利誘。罪臣一時糊塗,做下錯事,心中一直愧疚難當。然而這一切都晚了,那些人狼子野心,怎會放過罪臣?

因此事,罪臣還連累了恩師。恩師在昨日知曉此事之後,欲為罪臣頂罪。天璣道長本是由罪臣舉薦與恩師的,恩師不疑有他,便又舉薦給了皇上。

罪臣貪生怕死,連累了恩師,如今幡然悔悟,隻想還了恩師一個公道。所有的罪證都在南街一個小院子裡,罪臣自知所犯下的錯天理難容。如此不忠不孝之人,又豈能苟活於世?

今日罪臣自儘於此,望還恩師一個清白!”

顧誠玉將血書一口氣看完,他不得不佩服,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特麼的,竟然還能有這種操作?都到了這種地步,難道還有翻盤的機會?

反正打死顧誠玉,他都不會信張朔是主謀。

但夏清來宮裡之前,若是將罪證都栽贓給了張朔,那夏清翻盤的機會確實很大。

太子說在夏府沒能搜到關於夏清勾結外邦的罪證,這會兒又出現了張朔認罪的血書,這一切都是算計好了的。

他不知張朔有沒有和夏清一起勾結大興,但他認為夏清一定是主謀。

從往日夏清不站隊的表現來看,一定是因為他認為大衍早晚要被顛覆,那這些個皇子算得了什麼?

“殿下!敢問張朔可有救下?”顧誠玉捏著手中的血書,望向正盯著他的太子。

太子搖頭,神情頗為遺憾,“他吞下了袖中藏著的兩枚金戒子,最後不治身亡。”

顧誠玉歎了口氣,能威脅到張朔的,無非就是家人了。若是夏清有罪,那張朔肯定也逃不開乾係。所以張朔在得知老師將罪證都推到了他頭上之時,心裡的感受可想而知。

可事情已成定局,那張朔也不得不為自己的家人考慮。古人看重傳宗接代,絕不能斷了香火。

夏清的手段無非就是那幾種,說不得就會在對方的子嗣上下手。比如以對方嫡子的性命為要挾,諸如此類。

然而這招卻是屢試不爽,做父母的,當然想保全自己的孩子。所以最後隻能忍氣吞聲,犧牲了自己。

不過這夏清果然是心狠手辣之輩,張朔可是他的弟子,往日對他那是恭敬得很,夏清也能舍得將張朔給推出來。

一個左膀右臂,能爬上正三品的位子並不容易。當年要不是皇上特許,張朔這樣的品級是絕不能與夏清一起留在京城為官的,怕是早就被皇上外放了。

這麼看來,皇上對夏清可不薄啊!夏清這些年在朝堂之上可謂是呼風喚雨,好不威風。

就這般,夏清竟然還想謀反,。首輔已經是一品大員了,對方還想怎麼樣?顧誠玉對夏清此舉有些難以理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