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好有道理(1 / 2)

“王爺何出此言?太子殿下自是不會逼迫微臣,會詢問下官,也是給下官留幾分薄麵罷了!是否要去鎮守邊關,下官自當聽從新帝的安排。”

至於什麼遺言,顧誠玉則略過不談。看來靖王今日著急見他,也有這方麵的因素在。

今日他剛出茶樓,便看見了一道有些熟悉的身影,正是上次去江南時,半路上那茶寮中招待他們的夥計。

隻需稍一推敲,顧誠玉就明白其幕後的主子不是靖王,便是恭王。

今日這人在茶樓前一晃悠,他便肯定此人背後的主子是靖王了。因為靖王便是這等行事作風,若是換了恭王,說不得就是直接找人請他過去了。

畢竟靖王做事慎重,且心機深沉,做每一件事背後都有其深意。十分喜歡拐彎抹角,其中的連環計是一環套一環,和他相處之人可是得多幾分心思。

至於恭王,因其母親是靜貴妃,在這後宮中,靜貴妃僅次於皇後,可見身份不低。

再者皇上對恭王尤其喜愛,認為此子的性子最像他,因此養成了恭王高傲驕橫的脾性。

兩個不同的秉性,因此做事的風格也是完全不同。顧誠玉今夜來相會,也是因為他也需要見靖王。

新帝?靖王的雙眼不禁一亮,果然!顧誠玉對二哥並不滿意。

“顧大人文韜武略皆是不凡,對他人的算計自是凜然不懼。不過那些小人常在顧大人麵前蹦躂,看著總是有些厭煩的。顧大人,本王求賢若渴,自是對顧大人敬重有加。可二哥身邊擁護者眾多,怕是對顧大人也沒那般看重吧?否則他今日也不會問你願不願意去鎮守邊關了。”

其實靖王說這話的用意十分明確,太子對顧誠玉到底有多看重,從今日的表現來看,可見一斑。

顧誠玉低垂著雙眸,他自然明白這個道理,不過那又如何?世代帝王皆是薄情寡性之人,那些功臣等帝王登基之後,又有多少能留下來尊享榮華富貴的?

就拿皇後的娘家來說,那郎氏如今如何了?就連當年用多少族人的性命換來的丹書鐵券,不也一樣沒能保住嗎?

而靖王今日對他如此低聲下氣,可若日後這位榮登大寶,他還能保證會有今日這般待遇?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顧誠玉一向隻認一個真理,你還有利用的價值,就不會被厭棄。而他在這些奪嫡的皇子眼中,隻是一枚棋子罷了!

但他現在卻不想乖乖做一枚棋子,他自然得為了自己考慮。最後誰能登上帝位,誰又能做得長久,那便是之後的事了,此刻想這些,還太早了。

誰說他隻能認定了一人效忠呢?不管他選了誰,他都不會讓對方將威脅一一鏟除,隻有這般,他才能高枕無憂。

“王爺說這麼多,無非便是想讓下官倒戈罷了!不過有些遺憾,下官隻效忠於帝王,並不想參與這些爭鬥之中。太子乃是江山的正統繼承人,下官自然要為太子殿下效力。”

“嗬!顧大人的意思是不管最後誰得了那皇位,顧大人都會儘力輔佐?”

靖王若有所思,這顧誠玉可真是刁鑽。這說白了,也就是說誰做帝王與他來說,並無不同。

隻是這話說出來,便是自相矛盾。顧誠玉現下就在為太子做事,想全身而退,片葉不沾身?這想法未免太天真了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