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王對顧誠玉能猜到答案感到十分驚奇,他不由點頭讚歎道:“顧大人對時政確實敏銳,你所猜不差。”
“雖說咱們大衍也有對大興皇室的記載,可畢竟大興與大衍並不友好,所記載不算全麵。本王這兩年待在封地,其他的好處沒有,隻是這大興皇室的秘聞倒是聽了不少。”
靖王拎了拎茶壺,發現壺中已然沒了茶水,於是立刻喊了門外的金參領進來續茶。
“這大興的皇帝一共生養了八子,這是存活下來的,其他夭折的便也不算。其中太子便是嫡長子,乃是元後所出。不過,二十年前,那元記後便得了不治之症,不過月餘便亡故了。當時咱們大衍國力強盛,大興隱隱有依附之意。因此大興的使臣來咱們大衍朝賀之時,提出讓大衍的公主去大興和親,兩國邦交共享太平。”
顧誠玉點了點頭,這和親之事,在書史中有記載,他也翻閱過的。
“當年父皇為表示大衍乃是泱泱大國,自然不會拒絕。隻是他對和親的人選有些犯愁,宮中幾位庶出公主都不到和親的年歲。而大皇姐乃是中宮所出,身份如此尊貴的嫡女是萬萬不可能去和親的。更何況大皇姐當時還未到及笄之年,父皇和皇後娘娘哪裡舍得?於是父皇便選了一位皇室宗親之女,封其為意倫公主,前往大興和親。”
“這本是一樁美事,大興的皇帝立刻將意倫公主封為繼後,以此來表現大興友好邦交的誠意。可誰知,剛過了一年多,就傳來意倫公主的死訊。”
靖王不說這些刺客到底是誰的手下,卻對顧誠玉講起了這些陳年舊事。不過顧誠玉並沒有打斷對方,因為他知道靖王不會無緣無故和他講這些。
這些事兒,必然與靖王要說的那些刺客有關。
“當年大興的皇帝說意倫公主有孕在身,本就身子有些孱弱,而她又日益思念家鄉,身子虧損十分嚴重。因此才導致產子之時,造成血崩。誕下龍子之後,她便去了。”
顧誠玉摩挲著光潔的下巴,隨後問出了問題的關鍵。
“那個孩子呢?”
“不知所蹤!這其中有何算計,咱們外人就不得而知了。隻是本王卻聽到消息,說這意倫公主之死,乃是另有隱情。”
靖王想起自己打探到的消息,也皺眉沉思了起來。
“哦?那當年皇上將宗室侄女封為公主和親之事,可有瞞著大興的皇帝?”顧誠玉想起剛才靖王並未被提起此事,便有此疑惑。
靖王無言地望了顧誠玉一眼,這人太過聰明,會顯得有些無趣。
他半晌才道:“當年大衍國力強橫,而大興卻有些不成氣候。或許父皇自詡為大國君主,便有些不將大興皇室放在眼中。因此,此事並未言明。隻囑咐將公主護送過去的使臣,莫要將此事透露出來,便不再理會此事。”
:。: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