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兩日的相處,楊把總已經完全臣服在了顧誠玉的人格魅力之下,成為了一枚小迷弟。
“怎麼回事?”顧誠玉立刻出了院子,沉聲問道。
“顧大人,齊將軍已經率兵出戰了。這次大興的軍隊來勢洶洶,聽說有四十萬兵馬,這次怕是要正式宣戰了。”
顧誠玉看著楊曉光一臉的震驚外加振奮,他怎麼覺得這娃激動得有些不同尋常呢?要打仗了,居然這麼興奮?
“上次夜襲,咱們損失了不少戰力。如今常將軍身子還未恢複,他們想乘勝追擊,那也算正常。”
大興可不是蠢人,前幾天恭王拿下華東府,大興肯定有所耳聞。既然大衍已經內亂,那大興就更要趁機插上一腳了。
“可是已經開戰?”
“是!不過大興的賊子果然不守規矩,這開戰之前隻匆匆下了個戰書。還好之前咱們已經察覺,並做了防備,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楊曉光對大興的做法十分鄙夷,這些不開化的野蠻人,就知道趁人之危。
兩國交戰,哪有隨隨便便就開打的?不過對方反正不要臉慣了,之前的夜襲都能做得出來,更何況現在還下了戰書的呢?
兩軍對壘,大批士兵行進,聲勢浩大,自然不可能瞞得過派出斥侯時刻注意對方動向的大衍。可齊寰宇有沒有向常遠報備?這玉和關的主將可還是常遠呢!
“齊將軍帶了多少人馬?”這場戰役十分重要,乃是大衍朝開國以來,第一次大規模的戰役。不能輸,不然不僅輸了士氣,更輸了泱泱大國的氣度和氣運。
“足有五十萬軍隊,比大興多十萬。”
也難怪楊曉光不慌了,這比大興多這麼多人,若是還能輸,那齊寰宇不但要顏麵掃地,更是無法在這朝中立足。
突然,顧誠玉想到了一件事,“可是鎮守玉和關的士兵都去了?這裡還剩下多少士兵鎮守?”
“還有三十萬,前幾日就從玉門關調了一些過來!”
“從玉門關調過來的?那玉門關還剩下多少?”顧誠玉皺了皺眉,玉門關也是兵家必爭之地,怎麼能從玉門關調兵過來?
“玉門關處還有十多萬士兵鎮守,敵軍攻打,必須先經過玉和關,因此還是以玉和關為重。”
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玉門關得暫時靠後,畢竟玉和關若是被攻陷,那玉門關也逃不了。
然而顧誠玉在意的卻不是這些,既然說鎮守玉門關的主將任修光有嫌疑,那齊寰宇還向對方借兵?且對方應該是沒拒絕的。
若任修光當真有嫌疑,那為何要答應借兵?找借口拒絕豈不是更好?
且軍隊從玉門關趕到這裡,日夜行軍需要五日以上,難道齊寰宇他們早在五日前就已經知悉了大興的動向?
“玉門關隻留了十萬軍隊,若是恭王的軍隊再次攻打其他府城,玉門關趕不趕得及去救援不說,那麼點軍隊難道還能支援得起其他府城?這極為不妥!”
顧誠玉十分不讚同,外患固然重要,可內憂也一樣要防。更何況恭王最近行事高調,已經徹底反了,這時候怎麼能將玉門關的軍隊都調走?怎麼也要留些人支援其他府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