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腑之言(1 / 2)

鹽,作為百姓生活的必需品,一直以來都是官府稅收的大頭。根據魚娘所知,尋常年間,在鹽的開采地一斤鹽不過五文錢,而如果在外地售賣,鹽價要暴漲二十倍不止。

毫不誇張地說,鹽稅占官府稅收的一半還要多很多,可想而知,在這種情況下,官府對私鹽的售賣管控有多麼嚴格。

在魚娘他們進城之時,把守的士兵檢查的就是災民身上是否攜帶私鹽,一旦發現,這可是砍頭的大罪。

但是暴利之下必定有人鋌而走險,今天李大成帶魚娘來的這家糧店的掌櫃的,顯然正是其中一個。

李大成道:“買鹽隻是個試探,我之所以買鹽,是為了看看這官府究竟亂到了什麼程度。”

魚娘隱隱約約想到了一點。

李大成接著說道:“這家糧店堂而皇之便宜賣糧食以引來更多的客人買鹽,可見這官府必定有人和他們勾結在一起,才能把私鹽運進來。

自古鹽稅便是朝廷稅收的基石,若鹽稅已經亂到了如此地步,那麼這個朝廷也差不多要完了。”

魚娘明白了爺爺的意思,私鹽泛濫,那麼朝廷就收不上稅,又哪有閒錢開倉放糧,災民的死活是不會有人管的,這也意味著北方越來越亂,他們要趕緊往南方跑了。

不過這些話爺爺向來是和大伯他們說的,今日怎麼會告訴自己。

魚娘疑惑地看著李大成,“爺爺,你為什麼要和我說這些啊?”

李大成笑著摸了摸魚娘的頭發,“自然是因為你能聽得懂。”

李大成直視魚娘的眼睛,語重心長地說道:“魚娘,有些孩子早慧,有些孩子晚熟,不能一概而論。你和大牛都早慧,我不能因為你們兩個年齡還小就什麼都不說,既然你能懂得這些,那麼告訴你也無妨。”

魚娘詫異極了,她從未想過爺爺會是這樣想的。

魚娘道:“爺爺,你和我心目中想的一點也不一樣。”

李大成哈哈笑道:“我在你心中是個什麼樣子?老古板?一刀切?還是隻關心大牛他們不關心你?”

心中所想被人一語點破總歸是件尷尬的事,魚娘不好意思地說:“也不是啦,隻是我沒想到你會這麼開明,嗯,開明這個詞是大哥教給我的。”

李大成神色中帶些回憶,“在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還是個沒人要的孤兒,連自己的父母都不知道是誰,是一個老乞丐要飯把我養活的。

後來我去了一家藥鋪跑堂,裡麵的坐堂大夫姓李,李大夫教我識字做人,他教我的話我一刻不敢忘,後來李大夫一家進京,我也因為發洪水逃難到了下河鎮。沒想到一晃這麼多年就過去了。”

李大成接著說道:“魚娘,身為女子,在這個世道活著總是要困難許多,在這重重枷鎖之下,順應總比離經叛道要容易,若非你過於聰慧,我屬實不願明珠蒙塵,這些話我是不會和你說的。

但你也不必太過竊喜,有時聰慧也不見得是件好事,我活了這麼多年,見過許許多多有天資的人,這其中,能活出一番滋味的寥寥無幾。相反,許多看起來笨拙的人卻能後來居上,他們無一不是勤奮律己之人。魚娘,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