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贖人(1 / 2)

小孩被抱上車後, 魚娘趕緊解下隨身攜帶的水囊喂她喝了幾口水。

李伯山和劉峰把板車推到一邊,免得擋住了來往行人的路。

魚娘用她淺薄的現代醫學知識想到,最好是給她補點糖,於是用水囊的水化開了一些李叔河給顧氏買的紅糖, 小心喂她喝了下去。

餓極了的人需要吃易克化的食物, 魚娘他們帶的都是耐放的乾糧, 不能給她吃,於是劉大舅又跑去集市買了一碗白粥。

喝了糖水, 小孩已經悠悠轉醒。

陳氏趕緊把白粥端給她,“來,先喝點粥暖暖胃。”

小孩端起白粥,也不顧自己的燙不燙嘴, 狼吞虎咽地喝了起來。

陳氏心疼地看著她,想到了自己的魚娘, 和魚娘比起來,這孩子簡直瘦的都不成樣了。

還沒喝完,李大成讓她先停下來,“一次先彆喝這麼多,這粥先放在這,不會有人偷喝的。”

話雖這樣說, 小孩的視線一直盯著那碗被端走的白粥,似餓狼一般。

李大成柔聲問她:“孩子彆怕,你娘現在在哪?是怎麼被人抓起來的?”

小孩認出來李大成和魚娘就是早晨被她偷糖葫蘆的人, 她伸手遮住半張臉,害怕被認出來。

“我娘借了糧食, 今天沒有還上, 他們就把我娘抓到窯子裡了。”

李大成又問道:“你現在能走嗎?這樣, 叔河先過來,你推著她,先讓你媳婦坐在板車上,我和仲海隨這個孩子去找她娘。”

魚娘握住小孩瘦的雞爪般的手,在她耳邊悄悄說道:“彆怕,我們和你爹認識,是你爹讓我們幫忙照顧你的。”

小孩驚訝地抬起頭,怔怔地看著魚娘。

魚娘衝她眨眨眼,微微一笑,“糖葫蘆這事我們不會追究的。”

小孩低下頭,頓了一下,低聲說道:“我叫小梅。”

魚娘知道她叫小梅,付山早已告知了他們,此次問不過是為了穩住小梅的情緒。

顧氏坐上板車,李叔河把小梅抱上獨輪車,小梅抬頭看向魚娘,魚娘衝她笑著揮揮手。

李大成三人跟著小梅說的地址去找她娘。

魚娘一行人隻得停車在一邊等待。

這邊,小梅指路,幾人很快來到了一條小巷的後麵。窯子的後門就開在巷子裡。

小梅道:“我娘就是被他們抓進了這裡麵,李爺爺,你能把我娘救回來嗎?”

李大成點點頭,“我們會儘力的。”

因為不知道窯子裡都是些什麼人,他不敢打百分百的保證。

一路上,李大成已經聽小梅講了事情的經過。

小梅和她娘還有哥哥三人跟著付家村的人出來向南逃荒,路上哥哥生病了,於是他們就留下來照顧哥哥。

因為沒有東西吃,小梅她娘就沿街去乞討,一路靠著乞討來到了這個縣城。

後來哥哥病的越來越重,到最後彌留的關頭了,拉著小梅她娘的手說想吃一個白麵炊餅。

小梅她娘心裡麵難受得像刀割一般,想著孩子最後一個願望了,無論如何都要滿足他。於是就去專門借糧食的地方借了一捧麵,給他做了個白麵炊餅。做好後,小梅他哥吃了個白麵炊餅就走了。

這借的糧食是高利貸,今日借,三天後要加倍還,等到還糧那天,小梅她娘實在是還不上,於是借糧的人就要把小梅她娘拉到窯子裡去接客。

李大成在逃荒路上已經聽過太多悲慘的故事,他深知自己救不了天下人,聞此,隻能深深歎口氣。

他和李仲海去敲了敲門,不多時,一個麵臉橫肉的壯漢出來開了門,毫不客氣地將他們倆打量一番,不耐煩地問道:“有事嗎?要找女人去前麵,這裡不接客。”

李仲海道:“這位兄弟,我是來找我家嫂子的。”

還沒等李仲海接著往下說,壯漢便蠻橫地打斷了他的話,“這裡沒有你嫂子,你走錯地方了。”

李仲海道:“我嫂子因為欠了糧被抓到了你們這裡,我是來替她贖身的。”

壯漢冷哼一聲,“你當我們這裡是什麼地方,來了豈是你想走就能走的。”

李仲海借著袖子悄悄遞給壯漢一塊碎銀子,“還請您通融通融。”

壯漢用指甲使勁掐了掐李仲海遞過去的銀子,確認是真的後,對李仲海說道:“你嫂子叫什麼?什麼時候來的?我替你去問問我們這管事的,不過——”

李仲海忙道:“您放心,我們都知道規矩,贖金另算。我嫂子上午才被抓過來,夫家姓付,娘家姓張,今年整三十歲,她還有一個女兒叫小梅。”

壯漢道:“你先在這裡等著吧。”

說著“啪”一聲把門關上了。

李仲海在門外踱步,“爹,你說他們能不能把付嫂子交出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